曾林華
素材是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元素。面對涉世不深的初中生,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時代各種信息,科學地選取有效素材,促進初中思政教育目標的實現,是初中政治教師的重要基本功。
一、有效素材是保障初中政治課教學的基本要素
收集、整理、應用教學素材是教學設計與操作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條件。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對操作技能的熟悉、對情感的體驗,越來越多地依靠教學素材,源自教學素材,這使得教學素材的選取在課堂教學中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關鍵。有效的教學素材,是能夠促進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內容、操作技能,能夠引起思想感情上的認同、滿足學生學習發展需要,可以有效推動學生的輕松學習、快樂學習和高效學習的素材。與有效教學素材相對應,無效或低效的教學素材主要是指那些內容陳舊或標新立異,與學生認知結構、認知能力不相適應的素材。
初中政治課主要教學目的是要提高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分析、判斷能力,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處理“我與自然”“我與他人”“我與社會”的關系。傳統的政治教學以老師主講、學生被動接納的形式為主,學生接受程度有限。新課標強調,思想品德課要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促進積極主動地學習,要從政治課程的思想性、實踐性、開放性等特點出發,更多地依靠豐富的教學資源而支撐課堂教學。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在教學中的深入應用,與初中政治教學相關的各種教學素材“如潮水般”涌現在我們面前,如何將這些素材轉化為有價值的教學資源,確實是當今實施課堂教育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需要教師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唯有用心收集、用心整理、用心轉化,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正確選取有效素材的基本思路
處在信息社會里,依靠可不計成本的復制共享,找到素材已相當容易,甚至可以說是極其豐富,取之不盡。決定教學優劣的關鍵不在于是不是掌握素材,而在于會不會選取合理有效的素材。如果完全從教師個人主觀愿望出發來選擇素材,脫離學生實際選擇素材,就可能把握不當,出現零亂、分散,難以實現初中政治教學的目標;嚴重的情況下,錯誤選擇素材不僅不能促進教學效益的提升,反而會影響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同仁面對海量的政治教學素材,如何選取,思路不清,技能不多。有的生搬硬套,讓學生聽得索然無趣,味同嚼蠟;有的求“新”求“時”,與初中生的認知結構、認知能力不相匹配,讓學生聽非所需、學非所用。作為教師要用心地做更多的選取工作,努力地擴大選取素材源,提升選取的準確性,追求素材的實際效果。 要圍繞教學主題選取典型的、幽默的、現實的教學素材,讓學生在親身活動和體驗中受到思想教育熏陶,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情感,達到“情”與“思”的完美結合。
三、持之以恒積累并利用有效素材
初中政治課的有效素材選取錯綜復雜,應當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課程內容是選取素材的根本目的,持續不斷地加以積累。面對紛繁復雜的各類素材,確保有效選取,有機融入,應當堅持即時性原則,講求素材的時代特點、即時特點,貼近學生的實際,聯系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反映社會現實生活,選取的案例最好是最近發生的事,以免因為內容陳舊而不足以說明問題。堅持科學原則,保證資料來源的可靠,確保用素材設計成的內容要有嚴謹的知識邏輯體系,其表現手法和知識形成過程要嚴謹周密,所顯示出的素材質量要好,包括文字要正確、可讀性強,圖像、動畫要比較美觀,聲音要比較動聽。
積累素材的目的是利用。初中政治課教學素材按其用途可分為涵養素質、印證知識和能力提升三方面。對于涵養素質類的素材,應當建立素材庫,推薦或組織學生感受這些材料,擴展學生視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涵養自己,而不是非要拿到課堂上來展示和操作,不能以為不到課堂上展示出來就不是應用素材。對于解釋印證知識,提升學生學科運用能力方面的素材,則可以對應的各模塊知識,予以歸類,或用于課堂情境創設,或用于訓練設計。對搜集到的素材要精心提煉、精心設計,要裁剪掉次要信息,精心設計問題,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分析。對素材的應用則要重視效果,合理呈現。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