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閱讀是一種能力,因此,在幼兒開始入園接受教育時,幼兒教師有責任加大力度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幼兒階段是人類接收大量新鮮事物的階段,也是培養人格的絕佳時期,因為這一時期的幼兒可塑性很強。因此,幼兒教師必須精心選擇閱讀文本,讓幼兒在閱讀中有所提高。筆者以幼兒繪本閱讀為教學實例,以幼兒認知能力為基礎,深入分析閱讀能力的培養途徑,以期推進幼兒教育的良好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早期閱讀;能力培養
閱讀是人類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過閱讀,人們的知識面會拓寬,適應性也會變得更強。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對事物的新鮮感和敏感度,以幼兒興趣為教學活動的“支點”,科學地引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讓幼兒通過五彩斑斕的繪本讀物了解世界。由于幼兒年齡很小,因此,這一時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以培養主動閱讀意識為主線,讓學生通過繪本與作者對話,初步了解文本內容,學會閱讀。筆者認為,幼兒教師必須精心挑選幼兒繪本,以啟發性、趣味性為主, 讓學生在閱讀的世界中收獲快樂,收獲成長。
一、創設閱讀環境,激發閱讀興趣
幼兒主動閱讀意識的形成與幼兒閱讀環境有著重大關系。實踐證明,幼兒教師以幼兒的興趣為“黃金點”,打造讀書環境,把幼兒吸引到閱讀環境中,并主動進行閱讀。
(一) 精選閱讀文本
閱讀文本的選擇是開始閱讀前的一項重要內容。幼兒教師必須精選閱讀文本,以幼兒興趣為發散點,多選擇一些以繪畫為主、文字為輔,啟發性強、活潑性強、充滿童趣的文本材料,讓幼兒進行有效閱讀。幼兒尚未具備識字基礎,因此,選擇以繪畫為主的文本有助于幼兒通過圖畫理解內容,選擇啟發性強的文本則有助于思考能力的培養,讓幼兒通過閱讀思考情節。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選擇傳遞愛,真情流露的繪本,如《爸爸的吻》,還可以選擇幽默風格的繪本,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還可以選擇喜劇渲染強烈的繪本,如《豬、豬、豬》,甚至可以選擇給幼兒以最大想象空間的繪本,如《顏色》。幼兒教師選擇各種符合幼兒心理和認知能力的繪本讀物后,把它們統一放在圖書角,并且不定期更新和介紹新繪本內容,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此被“點燃”。
(二) 提供閱讀機會
一味的閱讀而忽略幼兒需要“表現閱讀”的做法是不受幼兒歡迎的,長期以往,會澆滅幼兒閱讀的激情。因此,在創設閱讀環境方面,幼兒教師必須適時適當地提供閱讀機會,讓學生把閱讀的感想有地方釋放,并形成一種閱讀分享的氛圍,感染更多的幼兒進行閱讀,從中獲取知識,并把知識分享。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機會者”。筆者認為,幼兒教師可以定期舉辦閱讀分享會,但分為不同的主題,讓幼兒有選擇性的參加。如可以以“說說心里話”、“我與繪本的故事”、“我們愛繪本圖書“等為主題,讓幼兒參加,提供閱讀機會,鼓勵幼兒先閱讀、再挑選主題,然后在各個組內進行分享交流。教師設計這樣的活動,讓幼兒有機會進行早期閱讀,從此與閱讀結緣,深深愛上讀書這一項有利于身心發展的活動,這對幼兒的一生都是有幫助的。
(三) 合理布置教室
教室是幼兒的主要和核心場所,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合理、精心布置教室,把教室打扮得活潑有趣。幼兒教師可以把教室布置得與閱讀繪本相關的環境。以幼兒閱讀繪本中的《熊叔叔的生日party》為例,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動手布置教室:明天是某位神秘人物的生日,為了給他慶祝生日,讓他有個意義特別而又難忘的生日,我們為他描繪一個生日蛋糕或者是大家想要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大家說好不好?幼兒積極響應,紛紛拿起彩色筆布置教室。第二天一上課,幼兒非常渴望知道是哪位神秘人物的生日,教師說:“今天是一位動物的生日,他為大家造橋,很多動物為此感動,于是為了表示謝意,做了很多禮物為他慶祝生日。現在,請大家在濃濃的環境下一起揭曉他們是怎么慶祝的?他們玩得開不開心呢?”如此一來,幼兒在教室濃濃的生日環境下展開閱讀,閱讀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培養閱讀習慣,注意引導方法
可塑性強是幼兒的最大特點,依據經驗而談,習慣是養成的,因此,幼兒教師應從諸多方面著手,促使幼兒習慣的養成,這對幼兒的人生具有很大的幫助。這需要幼兒教師有耐心地進行培養,以幼兒的個性行為為突破口,關注每一個幼兒的差異性,讓每個幼兒都得到應有的引導。例如很多幼兒注意力并不能集中,在早期閱讀中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翻書上,而不是內容上。因此,幼兒教師應該教會學生逐頁翻書,認真閱讀。例如在上幼兒閱讀繪本《捉迷藏》的時候,我發現這個書名與幼兒經常玩的游戲是一致的,但有些幼兒很想知道這與現實中有什么區別,進而細心閱讀。但是有些幼兒則顯得沒有興趣,匆匆地從第一頁跳到第三四頁,表現出不耐煩的心理。此時,我靈機一動,把繪本內容情節大致描述一遍,說這是一個關于小老鼠和大象捉迷藏的故事,以前大象顯得很笨,總是藏到同一個地方,都被小老鼠找到了。后來,他換了藏身地,終于轉變局面……“大家想不想知道大象是怎么做的呢?”“想”。那就開始閱讀吧,從中找出答案。
三、豐富閱讀活動,提升閱讀能力
早期閱讀能力的提升依靠實踐來輔助。因此,幼兒教師應該豐富幼兒的實踐活動,給幼兒搭建表演平臺,讓幼兒的潛能得到開發和發掘。幼兒教師可以不定期舉行小型的朗讀活動、講故事比賽等,讓幼兒真正享受到閱讀帶來的愉悅感,讓幼兒在閱讀活動實踐中得到提升。以幼兒閱讀繪本《動物絕對不應該穿上衣服》為例,幼兒在學完這一內容后,教師緊緊扣住主題,舉辦演講活動,可以讓學生思考豬穿上衣服系上領帶會是怎么樣呢,也可以是母雞如果穿上褲子會是怎么樣呢,讓幼兒對主題進行聯想,提升早期閱讀能力。幼兒在教師舉辦的活動中,把所讀的內容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并得到認可,促進發展。
總之,閱讀是人類必備的能力。幼兒教育作為人生的塑造和形成階段,幼兒教師應該傾注更多的精力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從精選閱讀繪本出發,以興趣為“支點”,全方位實施培養策略,促進幼兒的良好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