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劍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三點認識:一、充分閱讀是保障自主、合作、探究的首要條件;二、有效的自主學習是合作探究的前提保障;三、教師作用正確發揮是提升合作效率的保障。
關鍵詞:充分閱讀;自主學習;教師作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所以合作學習成為廣大語文教師最常用的一種學習方式。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我們發現,許多合作學習取得的效果并不好,這是為什么呢?下面我想就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和觀察到的現象,談一談自己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一點體會:
一、充分閱讀是保障自主、合作、探究的首要條件
什么是“閱讀”?“閱讀是從書面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書面材料主要是文字,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把文字符號變成聲音后,達到對書面材料的理解。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發現,閱讀首先是一個過程,既然是個過程那么就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能完成;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這就意味著閱讀者才是這個活動的主體;這個過程是可以調節控制的。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形式總體上是引導學生利用、借助工具書,自行疏通文義,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先解決文字障礙,之后,口述或復述故事情節(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整體把握課文脈絡、內容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因此,語文教師應要求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閱讀,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但在實際閱讀過程中,一堂課中學生閱讀時間并不多,甚至還沒閱讀,教師一上課就分析課文,然后讓學生就分析的內容做好筆記,并強調記住,或是課后死記硬背。這樣,不僅制約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的閱讀能力的形成,而且無形中扼殺了廣大學生在解讀課文時所產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萌芽。因此,也就產生了教學效果“少、慢、差、費”的現象。教師自認為講析得透徹仔細,學生也應該記牢了,而實際考試成績卻不理想,遇到稍有難度的閱讀文章學生就蒙了,更別說在閱讀課文時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信息的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的活動,提出問題,然后共同解決了。閱讀的主體是學生,但我們的教師總愛壟斷閱讀的話語權,總愛強制性地去實現解讀課文的具體方法和結論的人為統一,總是煞費苦心地把學生各種各樣的認識統一到自己的思想框框中,所以當然不會取得理想的閱讀效果。或許有的教師會問,聽任學生自己閱讀,怎么能實現教學目標?我們教師該干嗎?其實在閱讀的概念中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閱讀過程的調節控制。
如何改變呢?我想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課前預習和課堂預習結合起來。2.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3.采用多樣化的閱讀形式。
二、有效的自主學習是合作探究的前提保障
必須牢牢把握住這樣一個原則:先有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才有合作探究成功的可能。在學生自己什么都沒弄明白的情況下,哪來的合作探究?只能變成優等生的一言堂。“自主學習”就是為了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所以在這里,教師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1.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我們的許多學生到了課堂上往往因為害怕教師而不敢交流,所以我們必須調動起全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臉上多一點微笑,讓學生感覺師生是平等的,教師就是大哥哥、大姐姐。
2.給每一個學生交流的機會
我們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所以課堂上應該給每一個學生發言的機會。以前可能因為班級人數多有時候不能實現,但現在小班化給了我們最好的機會。“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當然我們還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水平,選擇合適的問題,讓后進生多感受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自信心。特級教師王蘭就曾說過:“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揚,而是表揚使孩子更聰明。”
3.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們的語文學習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的想象力越豐富對課文的理解就越有創見性,在課堂中注重挖掘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
三、教師作用正確發揮是提升合作效率的保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閱讀活動的主人,并不意味著忽視了教師的作用,教師便成為可有可無的人物。相反,我們教師是這個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發揮這樣幾個方面的作用:
1.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
2.讓學生學會利用各種學習資源
3.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對活動順序安排和過程進行指導
5.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中真正注意到了這三點,那么我想我們的合作學習就不會流于形式,而是真正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大豐市新豐鎮第二中心小學)
編輯 代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