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雖然開展了好幾年,但課堂教學中合作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本文就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課堂教學;合作能力;培養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積極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對于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
合作,是學生在未來發展、立足社會的重要素質。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今天,這一素質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在獨生子女在家里沒有伙伴,合作的機會很少。
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及能力呢?
一、積極的相互依賴
讓學生們知道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他們所在小組中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因此,要為學生創造合作的機會。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共同操作的機會是很多的,如一起討論交流、合作制圖、合作填表等。老師應想辦法為學生創造、提供與同伴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學會合作。比如,引導、組織學生學習《圓的周長》時,要求幾人一組,在硬紙板上畫4個大小不同的圓,剪下來,想辦法量出它們的周長,再計算出每個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并把表格填寫完整。在這當中學生必須學習相互協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量周長、計算、填表格的任務。作為老師,既不要放過每一次讓學生合作的機會,同時還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提供合作的機會。
二、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
學生可能不會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發地表現出合作行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這就需要老師制訂出規則讓學會合作,并且還要引導、監督落實規則。
1.分組的規則
目的:學生通過與他人合作來共同完成數學課堂學習,這樣的合作,規模要小一些,便于學生進行交流,保證每一位學生在自己的小組里能夠占有足夠的表現空間。
建議:一個最基本的分組方法是“異質”分組,就是把學習成績、能力、性別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學生分在一個合作小組內。這樣,小組內的學生在能力、個性、性別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補的,便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如果適當運用隨機辦法進行異質分組,可以假定各小組間是同質的,有利于開展組間競爭性活動,實現“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異質合作小組的規模是不確定的,通常在2~6人之間。如果學生不習慣合作學習,教師就應有意識地安排他到2人配對的小組中,完成一些簡單的認知目標明確的任務,以便使他獲得一些經歷,進而從事涉及范圍更廣的工作。多于6人的小組就需要有一位有才能的領導者,否則,學生們就不可能在沒有經驗和不經訓練的條件下進行有效的合作活動。
2.獨立思考的規則
目的:合作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空間,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組內的交流、探討,了解別人的思路、觀點,同時也使沒有考慮好的同學得到啟發。但是,這些成立的基礎就是:學生的獨立思考。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合作不是自己不用動腦筋,大家一塊兒解決問題,學生應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小組課堂學習,獲得最大的發展。
三、小組合作技能
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地溝通,對小組的活動提供指導,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要遵循分工合作的規則。
目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合作不再是一種個人的活動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這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
建議:第一是分工,分工也就是讓組內每個同學各司其職,可這并不容易,因為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組建立之初這個問題尤為突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在小組內要建立民主協商的氛圍,老師可以進行引導和榜樣暗示,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二是合作,合作意識的培養應該從合作氛圍的營造開始。
四、小組的自我評估
各小組必須定期評價共同活動的情況是否良好,應怎樣提高其有效性。合作學習的方式主要有同伴教學法、小組游戲競賽、小組輔助個體和共學式等。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積極效果。
學生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學習成功,事情做成,增進友誼。這對學生鞏固、強化合作行為進而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是極為重要的。但學生自己常常不能明顯感覺到,因此,老師看到學生能與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協商,或詢問,或建議,或共享,或給以幫助,或求助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合作的成果,體驗合作的愉快,激發學生進一步合作的內在動機,使合作行為更加穩定、自覺化。尤其是比較這次合作的成功與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快樂與必要。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既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思和集體的觀念,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合作是學生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上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學生的合作能力明顯加強了,教學效果也非常顯著。
參考文獻:
[1]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王坦著.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
[2]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變革.肖川著.中國教育報,2002.6.3
作者簡介:
郭麗彥,性別:女,民族:漢族,出生年月:1967.4.26,籍貫:遼寧省開原市,目前職稱:中級,最高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