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秀芹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下對小學高年級的作文要求,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積累作文素材,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同時也提出在教學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蘇教版;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思路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是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最佳階段,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思想認識和想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如果不按照學生的年齡和成長特點來進行教學,就會造成學生在心理上的困惑,所以小學高年級作文的教學思路是最為關鍵的部分。本文以蘇
教版教材為例,談一談小學高年級作文的教學思路,具體有以下內容。
一、尊重學生的成長特點和作文思想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經過幾年的學習和作文練習之后,在
寫作習慣和思維方式上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方式。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時,首先要尊重學生的成長特點和作文思想,讓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真實的感受,或者豐富的想象來寫作文,這個時候,教師不要用陳舊的寫作模式和規范來束縛學生,要給予他們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雙夢想的翅膀,教師作為他們夢想路上的引路者,要更多地給予鼓勵和希望,而不是圈點和批評。
二、培養學生養成觀察和積累素材的習慣
在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以風光景色紀實散文為主,《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麋鹿》,分別講述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粗壯的柳樹,平凡且普通的柳樹卻有著頑強的力量,告訴人們面對任何困難問題,都要像柳樹一樣的堅強。老舍的《草原》則講述了他第一次訪問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蒙古人民的熱情。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讓學生進行相關的習作練習,讓他們也對自己的家鄉,或者到過的地方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描述,以此培養學生養成對周圍事情觀察以及積累素材的習慣。
三、做好作文講評環節,重視學生的作文過程
在作文教學中,作文的講評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作文跟平時上課一樣也要做到有始有終,既有學習的過程,也有學習效果的驗收,這是對學生努力和提升的一種肯定。另外,在作文講評時,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作文思想,啟發學生的思考,這樣才能使作文學習的過程做到完美,這也是作文教學的重點。
參考文獻:
[1]魯進.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效果提升策略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3(10).
[2]方莉麗.上好小學高年級語文練習講評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7).
[3]秦艷榮.新建本科院校藝術類學生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與啟示[J].科技信息,2009(20).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八巨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