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芳 李辰 陳曉暉
摘 要:“PDCA”循環管理模式是質量管理理論中最基本也是最科學的方法之一,文中以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學風建設實例為依托,重點介紹“PDCA”模式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應用,從而深化高校管理體系,提升育人科學性,探尋有效的育人方案。
關鍵詞:“PDCA”;模式;高校;學風建設
新世紀人才戰略要求,高校育人著眼于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高品質人才,關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學生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扎實嚴謹的學風建設工作則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戰略的基礎。學風建設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學校創品牌、樹信譽、求生存、謀發展的立腳點,同時也是營造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環境的希望工程,關系著學生的切身利益和學校的健康發展。本文將對管理學科中的“PDCA”循環管理模式進行簡易分析,并用于指導高校學風建設實踐,結合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學風建設和本科生培養實例,進而提出高校學風建設工作新方法和新突破。
一、“PDCA”循環管理模式簡述
“PDCA”循環管理模式最早由美國資源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是人們在管理實踐中形成的基本理論方法。“PDCA”表示工作的四個階段,即計劃P(Plan)、實施D(Do)、檢查C(Check)、處理A(Action),按這四個階段周而復始地工作,稱為“PDCA”循環。“PDCA”循環管理模式是將一個過程抽象為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任務和目標,四個階段為一個循環,通過這樣一個持續的循環,使過程的目標業績持續改進的系統。
將“PDCA”循環模式中系統的觀點和動態控制的原理應用于高校學風建設的工作中,可以避免高校學風建設各環節脫節孤立的狀況產生,從而形成動態的閉合管理,使高校學風建設的質量呈階梯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狀態。在高校學風建設中引進“PDCA”循環管理模式,為高校學風建設工作探索出新舉措,開拓新局面,從而更加扎實地推進高校學風建設,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環境。
二、“PDCA”與高校學風建設的具體結合
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在開展學生工作中,以學風建設為人才培養基石,在具體實踐中,從學院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創新,其工作思路和相關舉措與“PDCA”管理模式有很多契合。以下結合“PDCA”管理模式理論,以化學化工學院實踐為例,淺析并構建當前高校本科生學風建設的系統化機制。
(一)計劃階段(P)。1.大力推進學生個人成長與生涯輔導工程。將學風建設工作從大學生入學開始抓起,化學化工學院在新生入校之初,積極開展對于新生的生涯輔導入學教育,通過專家講座、優秀高年級學生經驗交流等方式,開展生涯規劃輔導工作,引導低年級學生認識自我,做好生涯規劃,加強自我學習、自我管理。此外,學院依托省級思政科研項目,著力建設“心靈左岸”團隊成長輔導室和個體成長輔導室,為學生提供舒適的輔導環境和平臺,對學生成長成才進行科學引導。2.建設有豐富內容的學習成長工作坊。化學化工學院在團體成長輔導室設立學生成長工作坊。學院邀請在學術方面有較高建樹的專家學者、在學習及其他個人發展方面有優秀表現的學校精英、在人生規劃和大學生活方面有豐富心得的各類社團人等,開展主題座談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交流平臺和學習機會。這種工作坊的特色在于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能夠打破專業、學院界限,讓同學們學會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培養專業興趣。3.完善研究生黨員“一對一”學習幫扶機制。為更好加強學院黨建工作以及學風建設工作,推動學院學生工作順利開展,化學化工學院積極構建以學院黨委領導,黨支部、專業老師、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研究生黨員與本科生班級一對一”機制。通過這類幫扶,學院給本科學生搭建一個接觸科研的平臺,加強全院的學風建設;同時,也給研究生黨員一個實際鍛煉的機會,配合各班級導師工作,營造全院良好的育人環境。經過實踐證明,該項工作對于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養具有雙贏效用,提升了學院育人質量。
(二)實施階段(D)。實施階段是“PDCA”循環管理模式得以發揮作用的根本保證,實施階段的任務和目標是執行既定計劃,并解決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計劃的正常實施,此階段則是按上一步制定的計劃進行實施。在高校學風建設計劃中,學生是主體,因此對應實施階段,首先要注重調動學生主體的行為主動性。其次,實施階段是對計劃階段的檢驗和考察。實施階段要不斷地完善調整計劃,以確保計劃的適用度。1.化學化工學院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風氣。學院通過“四級網絡平臺”,從下而上建立一個學習督促和互進系統,涵蓋寢室、班級、年級、學院多個層級,在學院內營造濃郁的學風建設氛圍,保障計劃實施。2.創新活動內容,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風建設。學院在繼承傳統學風建設舉措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通過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和激情點,指導學生開展具有一定深度、廣度的學習活動,形成個人獨立學習,同學互相合作學習、全班共同學習的動態組合,保障計劃實施實效性。3.適時調整計劃,提高計劃適用性。化學化工學院一直都敢于創新和嘗試,對于既定目標和學風建設計劃,學院一直保持清醒的認識,跟隨學校政策和學院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變更和處理,在計劃實施中,如發現不妥和不合理,便會及時召開聽證會、座談會進行糾正。
(三)檢查階段(C)。檢驗階段是“PDCA”循環管理模式發揮作用的促進環節,同時也是“PDCA”循環管理模式能夠進行良性循環的保證。檢查階段的任務和目標是根據計劃的要求檢查執行效果。這是對學風建設活動成果的第一次檢查,重點是檢查計劃(P)的執行情況,檢查學風建設活動對學生具體學習狀況產生了哪些實際影響。
(四)處理階段(A)。處理階段的任務和目標是對成功的經驗進行總結并形成標準、制度或規定,對遺留的問題重新進行計劃、實施、檢查、處理,轉入下一循環管理模式加以解決。在此階段,學院根據調研情況和各年級成績分析情況,對階段性學風建設實效進行總結分析,為下一階段工作開展夯實基礎。處理階段,對于學生個體而言,他們要根據自我計劃施行情況,進行個人總結。對于學院而言,要開展年級、專業的集體分析以及相互間的經驗交流,將分散的力量整合起來,交流學風建設活動中的經驗與失敗,為下一階段的學風建設計劃的制定提供寶貴的實戰經驗。此外,重視典型培育,通過榜樣力量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優秀學生個人和集體在學風建設中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優秀學生以及優秀班集體在學風建設中的示范輻射作用,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引導學生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學院掀起了“傳、幫、帶”的學習氛圍。“PDCA”循環管理模式是質量管理理論中最基本也是最科學的方法之一,將其運用于高校學風建設工作中,有利于創建優良的學風,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培養和身心健康發展,從而開拓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天地。同時,這一方法的探索為高校提高教育管理質量提供寶貴的經驗,從而促進高校實現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