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萍
摘要: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口語教學狀況和收效不容樂觀,很多學生感到與外國人進行口語交際有困難,表現得非常膽怯和無法開口,實際交際能力和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相差甚遠。
關鍵詞:口語;表達;初中英語
一、
英語學習中,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聽、說、讀、寫等基本語言技能之一,而且社會對于口語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口語教學狀況和收效不容樂觀,在實踐中,很多學生感到與外國人進行口語交際有困難,表現得非常膽怯和無法開口,實際交際能力和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相差甚遠。多年教學實踐發(fā)現,中學生英語口語實際交際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學里的班級學生人數過多
我國絕大多數中小學都是實施大班教學,一個班級有五、六十個學生,有的甚至更多。新課程要求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但在人數眾多的課堂上組織全體學生操練口語十分困難,齊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等方式雖然是面對全體學生,但那僅僅是讀書而已;分組操練之后的匯報和表演也只能選擇幾組,大部分學生只是觀眾,學生的表演積極性受到限制,口語練習之后的成就感得不到滿足,口語訓練收效甚微。
(二)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和考試形式單一
現行的英語考試偏重于筆試(占80%-85%)和聽力(占15%-20%),絕大多數地方的中考沒有口語考試。在這個指揮棒下,什么最能出成績?很多教師和學生認為,那就是做大量的試題、講解語法。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記筆記,偶爾也有句型操練和小組活動,但那只不過是小插曲而已,口語訓練沒有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因為口語的優(yōu)劣不影響學生的升學。這種教學形式使學生口語水平得不到提高,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口語發(fā)展水平,學生也不能感受到口語提高的快樂。因此,學了幾年英語后,他們仍然不能開口說英語。
(三)英語教師自身的口語素質不高
大面積提高口語教學水平的關鍵在于教師,但是很多因素造成了英語教師師資隊伍的參差不齊,不少英語教師所講的英語不夠地道,口語也不夠流暢,教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也是限制口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它直接影響了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
二、
諸多原因形成了當前“聾啞英語”這一畸形現狀。那么,如何實現語言知識到語言能力的成功轉化呢?
(一)重視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
我們的教師很多沒出國學習,口語不是很標準,因而跟讀課文磁帶是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fā)音的有效手段。口語訓練中,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尤其重要。背誦課文能幫助學生在腦子里儲存詞匯和習慣用語,形成快捷的語流和語感,從而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基礎,這個過程對以后的學習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更是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往能力的保證。要讓學生清楚認識到英語口語能力的形成必須首先有語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輸入和積累作為基礎。
(二)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說英語的環(huán)境
1.每天課前五分鐘的口語訓練,促進學生口語的提高
每天學生輪流值日,從而獲得均等的機會來訓練口語,時間2-3分鐘,內容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可以是每日報告、有趣的經歷、故事講解、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等等。在值日生說完之后,必須給下面的同學提兩個問題讓他們回答,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這是鞏固知識和形成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得到鍛煉,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自信心,給每一個學生展示口語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
2.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每個學習小組4-6人,注意按學生的英語成績進行合理的組合搭配,課堂上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訓練、課本劇表演、問題討論等等,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口語實踐的機會,同時優(yōu)等生可以在小組內起到帶動作用,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小組討論完之后,還要挑選幾組當堂表演或對話,并且讓學生自己評出優(yōu)勝者予以鼓勵。為了獲勝,學生在上新課之前會自覺預習,這樣一來學生的預習習慣得以養(yǎng)成,真是一舉多得!
3.鼓勵學生抬頭說英語,大膽展現自己
無論是閱讀課還是對話課,教師都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見的時間和空間。當學生急于說出內心想法的時候,一定要鼓勵學生抬頭說英語,目視對話者,然后說出自己要說的內容。學生在不經意的抬頭之間,暗合了口語習得的規(guī)律。在閱讀和模仿之后,有了一定的語言輸入,然后抬頭,重新理順結構,排列詞組,以期表達自己。他們開始嘗試著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組織句子,而非簡單地朗讀或背誦。抬頭說英語,使消極的語言接受轉為主動的輸出,完成了一個巧妙的過渡。
4.開動腦筋,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要想方設法營造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學生大膽、主動發(fā)表意見,這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同的口語訓練形式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知識從不會—學會—會用的轉化,讓學生積極參與,在練習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成功的樂趣。課堂上的口語訓練形式是多樣的:按人數可以分為單人的、雙人的、小組的,按形式可以分為對話、表演、說唱、討論、辯論、口頭作文、演講、看錄像等等。豐富多變的課堂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刺激他們用英語表達思想的愿望,從而達到從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目的。
(三)注重課外活動的開展,加強口語實踐
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上操練口語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倡導學生課后多聽多說多唱是很有必要的,實踐證明以下幾種形式是行之有效的。
1.英語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
“競賽是激發(fā)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或比賽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枯燥的單詞記憶變得有趣起來,通過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目的就是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如英語朗讀比賽、演講比賽等,參加人數不限,可自愿報名,并組織學生和教師當評委進行評分。這種活動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大有益處。
2.英語歌曲比賽、戲劇表演、小品表演
初中學生大多數有著極強的表現欲。在整個節(jié)目的演練過程中,既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組織能力,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表演之后,要對過程進行評價,可以請同學們評出“最佳導演”“最具英語潛質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歌手”等。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3.英語角、校園英語廣播
英語角可以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每周固定一個下午課外活動時間舉行英語角活動,主要以年級為單位,地點不定,可以是校內,也可以是校外。每個小組都選一位組長負責,內容可以由大家討論決定,教師要和他們一起活動,幫助他們開口,并要求組長把每次活動中學生參與情況記錄下來。校園廣播可以為學生播放英語新聞、詩歌、故事和歌曲。營造英語外部環(huán)境,這一切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英語表達的能力。
這些形式活潑、內容廣泛的課外活動,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往能力,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操作語言的自豪感,還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加強實踐,培養(yǎng)豐富的語感。
4.采用新的口語測試手段,全面推動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
為了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注意朗讀,積極開口,發(fā)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英語學習情況,應將學生的筆試、聽力測試和口語測試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測試體系。常采用的口語測試形式應該是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5.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基本保證
英語教師只有具有不懈的自我提高意識、勤奮的鉆研精神,努力提高口語基本功,才能不斷優(yōu)化自身素質結構,在教育教學中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知識與能力的統(tǒng)一;才能推進口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才能深化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承擔起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的重任。這也是一個與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姜偉.站在英語名師的肩膀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河南省濟源市濟水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