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津 龔雪梅 徐莉莉
摘 要: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創業教育非常落后。民辦高職院校應全面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提高對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認識,完善自主創業配套服務體系,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本文通過對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對策研究
國際職業教育大會曾經提出,21世紀全世界有50%的中專生和大學生要走自主創業之路。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畢業大學生就高達20%,而我國,尤其是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畢業后選自主創業的人數非常少,僅占學生總數的 1%。究其原因,我國的創業教育非常落后。因此,在民辦高職院校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業教育體系顯得非常重要。
一、當前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國家的支持政策太少。目前,政府出臺了不少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這些優惠政策主要是免除大學生創業者的各項行政費用。扶持政策本身不僅形式和內容單一,而且扶持的對象大多面向本科院校,專門針對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非常少。同時,創業者最需要的資金、辦公場所等關鍵問題并沒有解決。最后,在創業失敗的補償政策方面幾乎沒有。
2.民辦高職院校創業師資力量薄弱。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師絕大多數缺乏創業經歷和實踐能力,大多由就業辦工作人員或輔導員所組成。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不僅人員結構不合理,人員本身的素質也偏低。許多老師并沒有把創業教育當做一門學科去對待,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極度匱乏。
3.民辦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體系缺乏系統性。首先,民辦高職院校并沒有將創業教育課程并未融合于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當中去。學生并不能在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體會到本專業的實踐創業可能性。其次,創業教育課程形式單一。大多數學校主要是理論講解為主,附帶少量的創業講座。另外,民辦高職院校由于資金限制,缺失適合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的基地,創業效果非常差。最后,民辦高職院校缺乏對創業成功學生及教師的激勵機制。
4.學生自身認識不足。自古以來,學生受“學而優則仕”影響非常大,學生進入高校目的就是當個官,去企業上班非常丟面子,只有考上公務員才能讓光宗耀祖。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沒有有意識的去培養和提升自我的創業意識與能力。
二、我國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1.社會層面。首先,社會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存在嚴重偏見。社會上人們認為只有找不到工作,考不上公務員的人才去創業,大學畢業就是要去政府單位或者國有企業工作。同時,把創業等同于擺小攤,開小店。他們忽視了部分創業者渴望實現個人價值和人生理想的真正目標。其次,國家對創業教育和大學生創業活動還不重視,特別是政府職能部門缺乏推進創業教育的有效配套政策和措施,。各地政府并沒有對國家的政策進行配套化,細化。在創業資金扶持方面,政府沒有相應的創業信貸政策,雖然有少量的小額貸款扶持,但真正要解決創業者急需的資金還遠遠不夠。
2.高校層面。當前高等教育在毛入學率達到大眾化教育要求后,在就業形勢嚴峻、國家和社會鼓勵創業,多數高職院校仍然沿襲著原有的高等教育模式、課程體系和教育方法,其辦學思路、教育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毫無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中仍存在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手段落后,教學模式單一的狀況,這樣的教育體系對人的全面發展產生了極大的約束性,使培養出來的人才容易趨于保守,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經濟的外部大環境。
3.學生層面 。目前不少學生由于存在一些舊的傳統觀念,認為只要有高學歷、高文憑,就能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將來就會出人頭地。即使有創業想法和創業意愿的大學,生中功利性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他們的視野。同時,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都嚴重缺乏,心理素質偏低,害怕失敗。
三、解決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
1.形成完善的社會支撐體系。首先,在國家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的基礎上,政府應繼續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鼓勵和扶持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制定推行創業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為創業提供相應的法制和制度保證。其次,要為大學生提供制度保障,就需要各級政府要下大力氣研究出臺構建大學生創業的長效機制。最后,國家應該重視在全社會構建良好的創業氛圍,引導社會提供寬松的創業環境。
2.構建全面的創業教育體系。一是建立創業教育研管中心,統一負責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整體實施。高職院??梢栽O置專項資金并設立專門的創業教育研管中心,負責創業教育的實施與研究。二是在學生管理方面實行彈性學年制,為大學生創業實踐拓展空間。三、培養高水平的創業教育師資團隊。民辦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方面積極加強校企合作,尤其注重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模式,努力吸納優秀企業家進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來,而且對校內已有師資加強培養,多培養雙師型教師,鼓勵他們到企業去。四、制定創業教育成功的獎勵機制。
3.培育濃厚的創業文化環境體系。高職院校可以通過網絡的微博、創業論壇和創業指導網站等電子化載體,利用校園展板、校報、院報等宣傳載體,借助創業協會、創業俱樂部等組織載體,積極進行創業理論和創業知識的廣泛傳授,進行創業活動與創業案例的大力宣傳,努力營造健康、活潑、濃郁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
4.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和創業能力。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增強創業意識與才干, 積累經驗的最重要途徑, 而現在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實踐鍛煉。因此教育與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與能力的最好方法。由于創業富有挑戰性、存在風險,因此創業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創業心理素質是指創業者在創業實踐過程中能對心理和行為起調節作用的心理特征。它與人的氣質、性格有著密切聯系,它反映了創業者的意志和情感。穩定的創業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前提與基礎。創業教育應特別注重堅韌性、敢為性、克制性、合作性等心理素質的培養,使大學生具有堅定的創業信念、頑強的創業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創業心理素質是創業教育的靈魂。
參考文獻:
[1]張軍,楊小山,管衛衛.基于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高職教育.2013(6).
[2]徐鐵輝.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的調查與思考[J].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1-63.
[3]白尉華,李靜.高職民辦院校大學生創業機制與創業教育探索研究[J].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學術研究,2010(6).
[4]胡子鳴.構建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政策支持體系的思考[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10.
[5]胡艷芳.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水平的對策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
作者簡介:周津 ,碩士研究生,江西城市職業學院,教師。
龔雪梅,碩士研究生,江西城市職業學院,教師。
徐莉莉,助教,江西城市職業學院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