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良思
摘 要: 高職高專院校儀器分析課程是一門廣泛涉獵到物理學、化學、電子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課程,是培養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形成知識鏈和科學邏輯思維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現代化研究手段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高職高專院校 儀器分析 課程教學 改革 探索
儀器分析是在高職高專院校的課堂教學中,被眾多院校廣泛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通常課程的開設與教學都需要比較高端的儀器。當今國際上科研動態和成果不斷推陳出新,新理論和新觀點也在不斷涌現,因此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應不拘泥于現有教材,注意對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適時適度引入儀器分析的前沿科學知識,不斷開拓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視野。然而事實上,當前高職高專教育儀器分析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加之由于儀器教學內容抽象,學生難以把控,所以常導致了高職高專學生產生厭學、畏懼的心態,嚴重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
上世紀末期由學者Barrows首創的“問題式”教學模式,被廣泛研究和使用,已成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教學模式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解析能力和創新思維。如何把“問題式”教學模式引入到高職高專院校儀器分析教學課程中來,并適應高職高專院校的教育特點,值得我們儀器分析教育工作者們深入探討。
1.高職高專院校儀器分析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1.1傳統守舊的教學模式亟待改進
隨著近年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高職高專院校課堂教學中的廣泛使用,傳統的黑板教學方式已經被徹底改變,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學的改革解決了因高職高專院校課時壓縮所帶來的問題,提升了高職高專院校的課程教學質量,但“電灌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保證儀器課程的教學質量。
1.2儀器課程的教學過程需要改善
教師對儀器分析內容研究的層次深淺不一,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聽課效果和知識掌握的差異,教學難以首尾兼顧,更談不上課堂的有效互動和問題的探討。
1.3教材需要改進
目前教材難度深淺不一、涉及內容差別大,學生從知識背景上難以接受和掌握,尤其針對高職高專教學的教材難以選擇。
2.“問題式”教學模式的構建和探索
2.1“問題式”教學模式的引入
儀器分析內容寬泛、抽象,如何選好問題是教學的關鍵,是“問題式”教學模式的主線。不同的行業的高職高專學生具有不同的專業知識經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年齡、精力的原因,理論知識學習、機械記憶、概念定義理解備受影響。因此根據他們的領域特點,結合應用范圍,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為此,課程組成員結合實際問題,如毒奶粉事件、蘇丹紅事件、重金屬污染問題等,設計了典型的實驗方案。將每個問題作為一個方案,結合教學內容層層深入設計,在問題中掌握知識。
2.2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使用
(1)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合理使用,儀器分析內容繁多,分析方法自成體系,原理各不相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求,因此開展多媒體教學,可以發掘和交流教師的心得、成果,推廣優秀經驗,開拓教學資源。
將“問題式”教學模式融入多媒體教學,根據教學內容搜索或自制教學素材,以聲、圖、像等多種形式強化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實驗方案中使用的不同儀器,尤其涉及到儀器的構造、工作原理等,使學生產生一種直觀的印象,提高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2)增加交流渠道,課堂上教師設置多種形式的問題,通過提問和討論、探討,提高教學效果。課后預留問題,學生鞏固能所學知識。通過網絡途徑,可以有將教學課件、教學視頻動畫等資源與學生共享,自行下載學習;也可以通過平臺布置、講解課后習題,與學生討論交流學習困惑、難點疑點等。根據問題、作業以及測試,分析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個體出現的學習疑難逐個解決,使學生逐步把握每一章節的重點、難點知識。
(3)演示實驗和仿真模擬實驗,儀器分析實踐性強,涉及多種大型精密儀器,如氣液色譜、原子吸收等,由于價格昂貴,學生難接觸這些儀器。因此,通過“問題式”教學-實驗案例,在教學中結合演示實驗和仿真實驗,理論教學中比較抽象的如儀器構造、檢測原理等內容,通過仿真實驗講解。
演示實驗能詳細演示儀器的整個操作流程,包括儀器的開關機,使用和操作過程等。通過實物參觀和理論知識講授結合,學生加深儀器原理的掌握。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邊操作、邊提問,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或帶學生到企業、環境監測等機構進行參觀學習,學生可以直接接觸實際的儀器,加深對大型儀器的感性認識,完善其知識體系。
2.3教學相長,換位思考
教學中,師生互換角色,體驗教學。學生講授,和老師提出相關的問題并做解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有效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知識理解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現代教學理念要求考核不應拘泥于卷面考試,更該注重考核多樣性和選擇性。因此要改變過去單一評價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體系,包括筆試、口試、模擬、實際操作、寫小論文等多種形式并舉;注重把“過程”與“結果”有機結合,從知識考查向能力考查轉變,不僅評定學生成績,更要評價學生能力,突出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個性特長的考察。
3.結束語
高職高專院校儀器分析課程是一門廣泛涉獵到物理學、化學、電子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課程,是培養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形成知識鏈和科學邏輯思維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現代化研究手段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改革高職高專院校儀器分析教學課程教學模式,適應高職高專院校的教育特點,值得我們儀器分析教育工作者們不斷探索。
參考資料:
[1]張俊秀.高職高專儀器分析課程綜述[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年.
[2]秦永平.儀器分析課程中的教學難點解析[J].微計算機信息,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