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蜜
摘 要:體育教育直接關系著人民的體質狀況,隨著社會的發展,增強人民體質備受各界的關注,體育教育要想進步,就需要進行體育教育的再認識,體育課程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在目前體育教學工作開展中,離不開體育課程的支持與配合,因此,在教學中要想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就必須設置科學、合理、有效的體育課程。通過多年的體育教學工作實踐分析總結得出,在當前的體育教學工作中,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是一種相互獨立卻彼此依存的狀態。本文就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與探討,并提出了相關見解。
關鍵詞:體育課程 體育教學 關系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205-01
在過去我國的體育教學體系中,由于長時間受到前蘇聯教育結構和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許多人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混為一談。一般在教學的過程中只討論教學內容,而很少有人站在教學的角度去分析教學流程和教學方式,總的來說就是一種只談教學而不說課程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體育教學內容來代替體育課程的現象普遍存在著,不但模糊了兩者之間的關系,而且給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極為重要的難題與影響。其實在教學中教學之間彼此是一種相互關聯、相互獨立的應用流程。
1 體育課程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課程是一項獨立的存在,在教學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要能夠通過掌握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然后經過嚴格、科學、系統的訓練來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狀況,全面提高學生的運動成績,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要求。就目前的教學方式而言,課程是依據社會發展和教學目標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集學生年齡特征、社會發展形態與教學內容為一同的規范化、集成化、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教學模式。在當前的體育教學工作中,體育教學是一種以鍛煉學生身體為主要方法,通過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和體育鍛煉措施為基礎來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增強學生體制、促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標的一種新型的課程體系。在目前的教學體系中,體育課程已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基礎教育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核心環節,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得到有力保障的主要基礎流程。伴隨著近年來社會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體育課程的建設也逐步廣泛與全面,成為現代化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 體育教學概述
體育教學是學校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的過程中是通過學校師生的共同參與下運用相關系統模式和結構體系而形成了一套系統化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在目前的教學中,通常都是采用適當、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來促使學生掌握相關體育知識、衛生健康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術和技能知識,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制。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通常都是以培養學生相關體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基礎,實現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
3 兩者之間的關系
3.1 兩者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關系
就當前科學角度去分析和總結,課程論與教學方式應當是教育學科領域下所屬的兩種獨立的分支學科,因為二者之間的研究對象以及理論體系是教育科學下的兩個獨立的分支學科,因此,其在工作中雖然形成了兩種不同模式的研究概念和標準,但是究其本質仍是一種相互獨立、相互依存的關系。前者在課程研究中是各種教學課程和專業概述,而后者則主要是教學工作中的教與學之間的關系。體育課程理論主要指的是在工作中以課程整體規劃;課程視角標準和課程評價等概念為主要的核心工作,而體育教學則主要是指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組織結構模式等概念。
在目前體育教學中,課程概念主要是強調學生個體以及學生學習的范圍,是以教師行為為主的模式。長期以來,受到社會經濟體制發展的影響,使得我國的體育課程研究中一直將其歸納為教學理論的研究模式,而課程理論發展至今已成為獨立于教學體系之外的學科模式,這也是目前教學工作中彼此公認的事實。伴隨著近年來社會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發展,各種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方法的不斷引進,使得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逐漸的采用新方法來改進和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將其作為目前主要的教學研究重點。過去有人提出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之間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過程,而是一種相對獨立而又彼此影響的關系,因此,在當前體育教學中,我們就需要將體育教學與體育課程彼此完善和優化,確立其相互獨立存在的同時使得而這能夠彼此促進,從而發揮其應有的效果與功能。
3.2 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之間彼此制約與促進
體育教學與體育課程之間是一項彼此依賴、彼此制約且緊密相連的關系。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本身處于兩個不同的領域,也是以相互不影響,互補制約的形式存在,但是在目前社會發展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各種先進理念的引入,使得這兩個平行交叉的學科逐步形成了一項制約而又相互促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在當前體育教學中,體育課程設置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經過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總結得出,目前多數學生都對體育課程不怎么感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體育課程的設置中內容太過死板枯燥、種類繁多,而且為了在教學中達到預計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得不在教學工作中采取一些措施來對教學量提升,這就造成學生學習的枯燥而又繁瑣,如此反復進行,學生有怎么會喜歡體育課,這樣就難以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何況是教學效果了。
再有好的教學,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知識不是簡單地由教師傳遞給學生,而是需要由學習者主動地建造到自己的腦海里,學生不是“得到”想法,而是“產生”想法。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中,包含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等四大要素。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牛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收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成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在教學實踐中,師生通過教學交往傳遞信息、增進了解、交流感情,同時,在教師的言行舉止和人格力量的示范和感召下,學習者的內心世界受到觸動。從而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一堂課究竟怎么上?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是不利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的。
4 結語
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良好、正確的認識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已成為目前教學工作的主要重點,也是實現良好的體育教學優勢的核心關鍵。正確的認識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之間的關系,明確它們之間是相互獨立的,沒有哪個能代替另一個,但它們又是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