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英
摘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學生參與的課堂氛圍就是課堂的生命;以小組為單位,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現新課改的自主、合作、探究是高效課堂倡導的合作形式。
關鍵詞:積極性;參與率;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自學——反饋——測評”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學生參與的課堂氛圍,這就是課堂的生命。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課堂教學是引導學生參與的基礎
在教學中,有些教師喜歡把知識細碎化,再悉數傳給學生。在練習中總愿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奏都在所不惜,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殊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癥結所在。學生的參與率和專注力就大打折扣,沒有積極性,再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就更難了。
在課堂中應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適當地提高課的節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讓學生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教師講解問題和學生練習時,始終要學生保持著高參與率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高效課堂重要策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高效數學課堂的基本模式:預習指導+合作交流+達標測評。以小組為單位,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現新課改的自主、合作、探究是高效課堂倡導的合作形式。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復習導入,出示學習目標。有趣的導入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一進教室就可以讓學生欣賞與學習內容有關的模型、圖片或視頻,或者講一個小故事導入。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2.設置自學提示,引導學生進行自學。教師在課前準備好自學內容等材料,通過讓學生看,使其明確自學什么內容,分幾步自學等,教師要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圍繞例題,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計算的方法和疑難問題等。低年段學生可以用比賽方式進行,因為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3.交流反饋,檢測學習目標。教師在學生交流反饋后及時給出兩三個檢測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這不僅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給學生創造了暴露問題的機會,訓練和診斷的目的同時達到了。
4.當堂練習,培養能力。通過當堂練習,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新知的理解,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和規范解題的習慣。
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敢于創新,為了學生的發展,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為打造高效數學課堂而努力。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