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東雄
摘要: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顯著標志,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創新素質。在新技術革命的嚴峻挑戰面前,我們要大力發展綜合國力,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適應形勢的發展,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關鍵詞:德育教學;創新素質;標新立異;激勵
德育教學是人的教育,而創新精神的培養離不開人們認識自然與社會的一般思維規律。思維作為一種心理因素,它的最高水平是創新思維。創新思維能力水平的高低與創新精神的發展有密切關系,創新思維能力水平越高,創新精神就越強。所以在德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下面我談幾點看法。
一、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創造性教學的方法
創造性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培養創造性,并不意味著要提出一種取代日常教學的措施。它要求教師創造性地教,學生創造性地學,把這種創造性教學的精神滲透在日常教學的一切環節中。而傳統的教學下學生習慣聽教師的安排,很少有自主活動、提出問題參與的機會。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創造性教學方法,并能運用到日常教學中。通過學習我認為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方法有兩種。
1.直接激勵法。指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各種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或教學語言,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積極進行創造性思維,從而產生創造思維的成果。如在教學中充分采用讓學生講的形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同時注意發揮師生之間對創造性思維的激勵作用。進而分析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2.間接激勵。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消除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抑制因素,從而達到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思維成果越出了教師所設計和期望的軌道時,不要強行將學生的思維過程納入設計的軌道,在課堂上對每個學生要提供大致相等的創造思維訓練機會。
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創新素質
創造性教學不是讓學生的創造潛能放任自流,而是要主動引導,教師要心理上開放,有活力、敏感、自信,能夠深刻理解學生,把學生當成共同解決問題的伙伴,了解他們的能力、動機、興趣態度。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做有效實施創新教育。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和諧,富有活力的創新環境
恩格斯說:“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每一次碰撞都可能引發智慧的火花。”德育教學應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天地讓學生說己之欲,寫己之欲,使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中自由表達和自由參與。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學生在寬松、令人愉快的環境下,充分獲得心理安全的時候,才能自由地思考問題,進而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實踐證明,只有使學生感到自己是主人,才能敞開思路考慮問題才能自由地求索,形成創造力。
在教學中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參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獨立地研究課文,獨立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可以師生共同研究,自由討論各抒己見。教師作為主導者,應在精神上鼓勵學生,使學生在輕松自如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從而誘發他們潛在的創造才能。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價值觀,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將課堂變成師生共有的互聯互動陣地,變“我要你做”為“我們來做”。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權利、意愿的選擇,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要和藹可親放下架子,與學親切交流。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有生命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新火花才能迸發、閃爍。
(二)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探究發現、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學生的創新屬于個體化的創新,他們的發現、感悟、理解相對于社會和他人可能并不新穎,但對個人卻有特定的人生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善于質疑問難,多問“為什么”并勇于探究解答。這是培養創新素質的重要方法。對學生的發現、發問和解答要給予重視和愛護,并多鼓勵引導總結,同時還應激發學生大膽求異,積極進行思維。對學生的古怪問題師生也不能嘲諷,反而要對其膽量意識給予肯定,熱情鼓勵。這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應該成為創新教育常用的方法。
(三)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再造形象
想象、聯想是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心理因素。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因此,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意向,沒有創新意向就不可能有創新能力,就更談不上創新精神。眾所周知,許多發明創造是借助聯想而獲得成功的。如阿基米德定理的發現,就得力于浴池水溢出而產生的聯想,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得出,就得力于蘋果從樹上落地而產生聯想。生活中還有諸多例子。由此看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是培養創新精神的前提。
(四)鼓勵多種思維,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創新思維是指思維主體能用新觀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分析事物,從而看到事物發展方向,得到新認識。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縱向思維、橫向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的訓練。教每一課,都要讓學生理清思路,以培養他們的縱向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逆向思考,對教師的講述、教材的論述、同學的發言等,提出修正、反駁,并講明道理。讓學生大膽思考,哪怕一點點正確的想法都要支持他們,這樣就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
我們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德育教學只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給予學生創新的舞臺,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出21世紀的高素質人才。以上所述只是自己在德育教學中的初步探索,今后在教學中更要想方設法使德育教學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服務,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富有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責編 閆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