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虹
摘要:大型集團公司的資金管理具有區別于普通公司資金管理的許多特征,資金的集中管理可以提高大型集團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本文在詳細闡述大型集團公司資金管理特點的基礎上,分析了資金集中管理的效用,介紹了常見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公司供應鏈與資金集成管理相結合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關鍵詞:大型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一、大型集團公司資金管理的特點
集團公司是指以資本為主要紐帶、以母子公司為主體,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的母子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以及其他成員企業或機構所組成的企業法人聯合體。由于集團公司本身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由一個母公司與若干個子公司組成、母子公司之間主要以股權、產權為聯結紐帶,這些特征決定了整個集團公司的資金管理具有一些獨特之處。
1.集團公司是特殊的非法人實體
企業集團是一個會計主體,企業集團母公司對符合條件的下屬公司,并以這些下屬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因此,由子母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是一個單獨的會計主體。但是企業集團并不是法人實體,而是一個由各個法人組成的法人聯合體,因此,企業集團是以一個會計主體但是非法人主體的身份來對整個集團的資金進行管理。
2.復雜的資金管理關系
企業集團以資本為紐帶,通過獨資、控股和參股的形式將各個下屬公司聯系起來,組織結構復雜,母公司、子公司、子公司的子公司之間的資本結構和經營結構復雜,也就決定了集團內部資金管理的復雜性和艱難性。集團內部資金管理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集團企業資金管理范圍很廣,集團公司對資金的管理既有內部也有外部的資金管理關系,內部資金管理關系,有縱向管理關系如母子公司之間的資金余缺調劑,也有橫向管理如集團企業子公司之間的資金余缺調劑;對外資金管理關系如銀行、供應商、經銷商等的資金管理關系。其次,資金管理始終貫穿于企業集團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企業集團的生產、銷售、投資和融資都無一例外的有資金的貫穿。最后,企業集團的下屬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實體,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下屬公司之間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利益沖突和信息不對稱,資金的管理需要協調成員企業的利益沖突,這使得大型集團企業的資金管理更為復雜和困難。因此,企業集團的資金管理必須具有全局性才能協調成員企業之間的資金余缺,促使整體的利益最大化。
3.多樣的資金管理方式
集團公司以資本為紐帶參與成員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集團公司對成員企業的投資方式不同,有獨資、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投資方式和權屬關系不同,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參與程度、關聯程度和管理方式也不同。因此,集團公司對成員企業也應當采用多樣的資金管理方式。
4.資金管理的間接性
企業集團下屬企業都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因此,集團只能通過控制關系間接對下屬公司的資金進行管理。集團企業以股東大會、董事會、委任管理層等方式間接行使管理權。因此,集團公司多層次的復雜的組織結構也就形成了多層次的資金管理結構,影響了企業集團對整個集團內部的了解程度。
二、大型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的效用
1.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等下屬公司的資金集中管理和統一調配,能夠減少整個集團公司為了日常交易和預防動機所持有的總現金量。一方面可以以減少集團賬戶數目的形式降低資金交易成本和財務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實行資金的集中管理,可以降低資金持有成本,將資金投入到效益更高的項目當中去。因此,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可以加速資金周轉、盤活資金,提高整個集團的資金利用效率。
2.減少公司的資金成本,節省財務費用
一方面,實行集團公司統一結算后,降低了集團資金的現金資產的保有量,降低了沉淀資金的水平,可以調劑出一部分資金作為信貸資金的替代,降低貸款規模,減少利息支出;另一方面,集團公司資金統一結算,結算規模得到很大提高,增強了還款能力,因此提升了集團公司可以以更為有利的地位跟銀行談判,從而降低融資成本。
3.增強母公司對下屬公司的財務控制強度
通過對資金的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團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下屬子公司的資金流入和流出情況,掌握下屬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公司通過對資金流動、流出的總控制,對下屬公司的收支行為特別是對支付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實現對下屬公司的經營活動的動態控制,保證資金使用的安全性。
三、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由于不同的公司之間差異非常不同,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的公司會按照公司規模、資產、組織結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通常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有以下五種,即統收統支模式、撥付備用金模式、內部銀行模式、資金結算中心模式以及財務公司模式。
1. 統收統支模式
統收統支資金管理模式是指集團公司財務部門統一集中進行資金的回收及支付工作,資金的審批權和決策權以及使用權高度集中在母公司的經營者或者母公司的授權經營者手中,下屬成員公司不再單獨設立賬號對外進行支付。在統收統支模式下,集團企業高度集中資金的收支權,因此經營者能夠全面控制和掌握企業的資金使用和經營情況,可以減低沉淀資金的水平,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控制資金成本。當然,資金使用權的集中也面臨著成員企業的靈活性受到限制、節省資金成本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影響了整個企業的經營效果。
2.撥付備用金模式
在撥付備用金模式下,集團公司或經營管理層按照一定的標準撥付給下屬成員公司一定數額的備付金供其日常交易使用。在這種模式下,雖然下屬公司和部門仍然沒有資金的決策權,但有一定范圍內的使用權和支配權。相比統收統支模式,下屬成員公司獲得了一定靈活性和自主性。
3.內部銀行模式
內部銀行模式,是指在企業內部建立的內部資金管理機構,該內部機構將商業的基本職能和管理方式引入其中。內部銀行的職能是協調內部成員企業的資金調撥以及日常往來資金的結算。如設立下屬成員企業的內部資金結算賬戶、進行資金的清算、發放內部貸款、融資、制定計算制度等,使用的是商業銀行的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內部銀行能夠強化集團資本運營和調劑資金余缺的能力,實現資金的內部監控,降低對外融資的規模和費用,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
4.財務公司模式
財務公司是專門從事集團公司內部資金融通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財務公司的主要職能是:集團內部成員之間直接進行結算而不是通過外部的計算機構來加速資金運轉;作為集團的融資中心,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融資手段如同業拆借、發行有價證券等方式拓展集團的資金來源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將集團內部閑置資金歸集,進行恰當的投資,提高資金的收益水平;通過對集團其他成員公司提供擔保、資信調查、信息服務、投融資咨詢,為集團成員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5.結算中心模式
結算中心模式是指集團母公司設置專門的財務機構,負責所有成員公司的資金結算工作的一種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結算中心模式是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初級形式,結算中心集中管理成員公司的現金收入,統一撥付各成員企業結算業務所需貨幣資金,統一對外籌資和辦理成員公司的資金結算,其特點是收支兩條線。
四、供應鏈的管理和資金流管理的集成
統收統支模式、撥付備用金模式、內部銀行模式、資金結算中心模式以及財務公司模式等集團公司經常使用的傳統資金集中管理模式,重點在于對現金收付的管理和控制。然而,這些傳統方式存在著管理上的缺陷,在于集團企業的資金流的管理和業務流的管理不統一,資金流和業務流的管理分屬于不同的管理機構,資金流與業務流相脫節。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集團公司建立相應的組織來對資金進行集中管理,也會因為資金的管理者對成員企業和分支機構的不了解,不能合理的評估成員企業和分支機構真實的資金收支狀況、資金占用狀況、資金盈余及短缺水平,影響資金管理中心對各分支機構的資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供應鏈管理被定義為從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購、運輸、加工制造、分銷直至最終送到顧客手中的全過程里所進行計劃、協調、操作、控制和優化的各種活動和過程,其目標是要將顧客所需的正確的產品能夠在正確的時間、按照正確的數量、正確的質量和正確的狀態送到正確的地點并使總成本最小。企業只有在整條供應鏈上,快速高效地組織符合顧客需要的生產經營活動,履行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等內部職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位員工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的工作潛能與責任,才能有效提高運作效率并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
集團企業應當構建后臺業務系統,全面集成企業信息,將企業資金管理與物流管理融入其中,實現物流與資金信息的共享,從而可以更好地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最常見的方式如應收賬款融資、預付款融資、融通倉等形式。從物流的各個環節深入挖掘資金潛力,以資金流促進業務流的無縫隙快速傳遞,以業務流保證資金流的及時回收,從而提升資金運行效率,降低資金成本和生產運營成本,還可以實現對集團內業務的控制。
五、結束語
大型集團企業的資金管理具有復雜性、間接性、多樣性以及管理主體特殊性等特點,進行資金的集中管理模式是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根本途徑。傳統的統收統支模式、備付金撥付模式、內部銀行模式、結算中心模式和財務中心模式存在著與業務流脫節等現象,影響了資金集中管理的效率。供應鏈管理與資金流管理的集成管理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資金管理的效率,達到資金集中管理的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艷峰. 資金集中管理是集團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J].中國集體經濟,2012(7):96-97.
[2]孫靜芹. 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09.
[3]章宏金.集團公司資金集中模式淺析[J].現代商業,2009(12):264.
[4]宋德潤. 淺議大型集團公司的現金池管理[J].中國城市經濟,2010(7):17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