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小蘭
摘 要: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它以其獨特的魅力不斷地撞擊著國人的心靈。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對于民族文化的認識不僅關系著他們的生活,更影響到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而幼兒園教育無疑給幼兒提供了這樣一個接近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靈魂的機會。“以幼兒發展為本”,從幼兒中來,最后回歸幼兒的生活。旨在通過主題活動,幫助孩子初步認識中國民族文化特色,從而萌發孩子的愛國情懷。
關鍵詞:主題;游戲;興趣
美麗是一種期盼,讓每一朵花都有綻放的理由;美麗是一種心情,讓快樂伴隨師生共同成長;美麗是一種過程,用文字記錄成長,用快樂留住青春;美麗是一種收獲,用心聆聽花開的聲音。我的教育故事也在這充滿愛和美的環境里慢慢拉開序幕……
隨著課改的逐步深入,主題活動如火如荼地在幼兒園全面展開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也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以幼兒發展為本”對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了使幼兒獲得完整的經驗,讓我們的游戲更好地與幼兒的生活結合,我們把主題活動和游戲內容進行了有機的整合,游戲內容設置的依據就是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積累的經驗和興趣,而游戲活動的開展又使得我們的主題活動更加深入,更加完善。不得不承認,主題背景下的游戲活動形式多樣了,內容豐富了,幼兒更投入了,師生的互動也更加頻繁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驚喜,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主題背景下的游戲活動——民族風情也就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下開始了。
一、設計游戲活動的背景
當有關民族教育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視,當民族之風日益影響到孩子的生活時,我們發現幼兒對所謂很多中國民族文化了解與感受得太少太少!這對生活在56個大民族國家里的幼兒來說是件很值得深思的問題。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蘊含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活動內容,這些內容非常優秀也是幼兒非常需要的教育題材。基于對這些的思考,我們結合了《愛我中華》的主題教育活動,將民族文化教育和幼兒的日常游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使之生動化、具體化、多樣化,引領幼兒對中國民族文化認識的回歸,讓幼兒喜愛上特色的民族活動,我們的主題游戲——《民族風情》也由此誕生了……
二、以孩子為本,制訂目標
為了讓游戲活動更貼切幼兒的生活,我們制訂了民族風情游戲活動的目標,首先我們通過主題游戲活動的開展,讓幼兒了解更多有關民族文化的知識,對不同民族的特色活動有更多的認識與喜愛;其次,我們希望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能用動作、音樂、語言等方式大膽表現自己對祖國民族風情、人文等方面的認知,感受祖國的美好與偉大;第三個目標,我們想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使幼兒養成主動和同伴交流的習慣,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萌發創造的欲望。
三、根據目標創設環境,展開游戲
目標的制訂,讓我們對整個主題活動以及主題活動下游戲的開展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隨著我們班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幼兒知道了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中國很強大。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這一點,我們發動家長、幼兒通過網絡、書籍、報紙等各種途徑來收集各民族的圖片和相關的資料,并和幼兒一起把這些布置在活動室里,同時,我們還配合新主題《民族風情》和幼兒共同創設了我們廊道的區域環境“民族村”,把民族元素融合在小朋友的生活環境中,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1.主題教育下的游戲活動——漂亮的民族服飾
一天早上,我們班的甜甜一進園就引起了其他幼兒不大不小的轟動,佳佳第一個圍過來,羨慕地說:“甜甜,你今天穿的衣服,好漂亮呀!”毛毛也被吸引了:“這條裙子跟我們平時穿的好像不一樣哎!”“對了,對了這樣的衣服我好像在電視上見過……”看到自己穿的衣服有這么多同伴關注,甜甜也忍不住炫耀起來:“我媽媽說,這跟韓劇里大長今穿的衣服差不多!”他們討論得不亦樂乎,想到我們最近正在進行(少數民族)的主題活動,我也坐不住了:“孩子們,你們知道甜甜的這件衣服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服裝嗎?”“我知道,我知道,是韓國族……”“不對,韓國是個國家,不是少數民族……”“我穿過,我家就有,我媽媽說那是朝鮮族的衣服!”“你說得很對,這是朝鮮族的衣服,我們中國就有朝鮮族。”我接著他的話講。“偶老師,我知道還有維吾爾族,他們的衣服也很漂亮!”“上次我姐姐他們演出的時候,我還見過藏族的衣服呢,顏色倒是蠻漂亮的,不過那衣服好像只有一個袖子……”幼兒的聲音此起彼伏。顯然,他們對于少數民族的服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知民族服飾,我們開展了(多彩的民族服飾)主題教育活動,并把活動延伸到了區域里,我們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結合我們正則幼兒園的特色“早期閱讀教育”,開展了“小手配一配”的游戲,幼兒試著把少數民族的名字和相應圖片配在一起,他們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和同伴合作玩。為了增強幼兒游戲的興趣,我們還在區域里設置了“我換妝,你來猜”的游戲活動,幼兒一個幫沒有衣服的娃娃換上不同民族的衣服,一個參與競猜,玩得非常投入。為了使我們的這個《少數民族》主題教育不停留在表面,我們把幼兒帶來的圖片和實物一起布置在了區域周圍,創設了“民族服飾城”的區域游戲。你看在我們的“小巧手作坊”,小巧手們在親自裝飾特色的民族服飾;我們的“紅頂工作室”小設計師們正在設計漂亮的少數民族服裝;在“十全十美工藝館”,幼兒正在這里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少數民族的帽子、配飾……利用廢舊材料制作新疆帽、小圍裙成了幼兒的拿手好戲。同時,我們還把民族服飾和民族音樂結合起來,開設了“民族小樂坊”的區角,讓幼兒學著聽不同民族的音樂找到相應的服裝!通過這些游戲活動,幼兒對于民族服飾了解更多,也更全了,民族文化已漸漸融入他們的心里。
2.主題下的游戲活動——熱鬧的節日
隨著主題活動的不斷深入,幼兒對少數民族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了。國慶節的到來,讓我們感受到了節日的熱鬧,更讓我們產生了探究少數民族節日的想法。我們利用多媒體、圖片等手段帶幼兒一起直觀地感受了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節日慶祝活動,其中傣族的潑水節、白族的火把節、彝族的花臉節、佤族拉木鼓節等節日引起了幼兒濃厚的興趣,抓住幼兒的心理我們在區域里創設了幼兒自主游戲的機會,跟幼兒一起過少數民族節日,讓他們充分感受數民族節日的熱鬧氣氛。看,這是彝族村的幼兒在過“花臉節”,幼兒你幫我畫,我幫你涂,完全沉浸在游戲之中;白族村的幼兒在圍著大火把跳起了火把舞;黎族的幼兒在跳竹竿舞迎接自己的節日呢!傣族村的潑水節,雖然沒有真的用水潑,不過幼兒也玩得津津有味,把過節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活動中,他們向我提議,如果能把他們跳少數民族舞蹈的樣子拍下來做成相冊就更好了。為了滿足幼兒的愿望,我們又在區域里增設了“阿詩瑪影樓”,這里有專門的“攝影師”,有專業的圖片處理工程師,還有制作相冊的小能手,更有負責化妝的“金牌化妝師”,一條龍的服務,使相互合作的意識潛移默化地融入幼兒的心里。
3.主題活動下的游戲活動——祖國各地的特產
正當我們沉浸在少數民族的各個游戲中時,一件小事讓我對這個主題游戲活動產生了一點新的想法。那是一天上午,安安的爸爸來送孩子時,交給我幾盒“云南十八怪”,爸爸對我說:“偶老師,我國慶的時候去了一趟云南,帶了幾盒云南的特產,讓你們嘗嘗!”下午,在吃點心的時候,我把這幾盒“云南十八怪”分發給了每個幼兒,并告訴他們:這就是云南著名的特產!剛說完,我們班翔翔就叫了起來:“老師,我家也有特產,好像是南京的桂花鴨,明天我也要帶給小朋友嘗嘗!”“這有什么稀罕,我外公家還有無錫的醬排骨呢!不過好像已經吃完了……”“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海南,帶回來好多魚干,魚干是海南的特產嗎?”聽到幼兒這么熱烈的議論,我也為之一震,是啊!我們的祖國除了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祖國各地的物產也相當豐富,幾乎在各地、各區都有自己特色的東西,而且有的特色、特產跟幼兒的生活非常接近,我們覺得很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讓幼兒了解一些,于是我們開展了《祖國各地的特產》教育活動。為了配合我們的活動,很多家長主動地把家里的特產盒子、袋子以及網絡上的一些圖片收集到我們這里,通過讓孩子看、說、配對,使他們對各地的特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活動中,我們還讓幼兒知道,特產除了可以是吃的東西,也可以是有特色的東西,比如杭州的天堂傘、桂林的特色小包等。我們把幼兒和家長收集的這些東西陳列在區域的貨架上,開展了“牛牛特色店”的游戲活動,幼兒吆喝著、介紹著,充分地領略到了民族特產的豐富和文化的魅力。為了讓貨架上的東西更吸引別人的眼球,小店的生意更加紅火,“小店主”還突發奇想自己當起了“生產商”聘請了特色產品包裝設計師。為了配合我們的特色小店,我們還在區域里引進了“民族特色小吃文化”,和幼兒一起布置了“新鮮小吃一條街”,里面的小吃幾乎是應有盡有,你看,這邊的《海南美味海鮮》生意異常火爆,那邊的《忘不了》特色點心吸引了好多的顧客,這邊的《佳客來》東北餃子打出了“吃一碗,送一碗”的廣告語,那邊的《小叮當》特色燒烤也使出渾身解數招攬客人,幼兒在游戲中商量著、交流著、歡笑著,讓整個“新鮮小鋪”充滿了活力。
隨著主題活動的向前推進,我們的游戲也接近了尾聲。為了鞏固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認識,我們還組織他們進行了一次“民族文化知多少”的游戲競猜活動,并把家長請到了現場!孩子、家長不僅來了一次既熱烈又不尋常的“知識大競猜”,還參觀了我們為這次主題游戲專門制作的“民族文化展覽板”,這里有歡樂的“少數民族村”,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飾,有歡快熱情的、載歌載舞的“少數民族小朋友”,有熱力四射的節日場面,有祖國各地的特產,有豐富多樣的“特色小吃”,看著這些,幼兒仿佛置身于活動之中,重新領略了我們在活動中的驚喜。最后,幼兒、家長、教師在“民族大聯歡”的熱烈氣氛中結束了“民族風情”之旅。
四、“民族風情”主題游戲帶給我的反思
關注興趣,順應幼兒真正需求是我這次在《民族風情》主題游戲活動中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在確定游戲內容時,我們更多地關注幼兒的興趣點,把主動權還給幼兒,將視野轉向幼兒。根據幼兒的興趣點確定內容,比如《多彩的少數民族服飾》《阿詩瑪影樓》《新鮮小鋪》《牛牛特色店》等等這些游戲活動都是順應了幼兒內在的真正需求。我想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發揮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才能探索到主題活動與游戲的內在聯系,找到游戲與主題活動的最佳結合點,以促進每位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這次“民族風情”之旅主題游戲雖然結束了,可我們知道,這些只是整個民族文化中的“冰山一角”,民族文化留給我們的探索空間還有很大、很大,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挖掘,真的希望這些生動化、具體化、多樣化的主題游戲活動,能引領幼兒對中國民族文化認識的回歸,讓幼兒喜愛上民族活動!我相信,只有當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影響和渲染幼兒時,幼兒的心里才會滋生出“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偉大祖國”的火花,美麗才會在游戲中真正地綻放!
(作者單位 江蘇省丹陽市正則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