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亞麗
摘 要: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優化課堂教學,讓課堂充滿樂趣,就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計算課;趣味;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62頁。
【教學目標】
1.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2.創設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課件演示)春天天氣真好,小貓咪咪和媽媽一起到河邊去釣魚,它們還進行了釣魚比賽,我們一起來數數,小貓一共釣了幾條魚?
生:10條。
師:那么,貓媽媽呢?
生:20條。
師:你能根據它們釣魚的條數來提出幾個數學問題嗎?
生:小貓和媽媽一共釣了多少條?
生:小貓比媽媽少釣了多少條?
生:媽媽比小貓多釣了多少條?
師:真能干!這么多問題,你們會列算式嗎?
生:會!
【設計意圖:借助小貓釣魚情境提供的資源,讓學生數小貓和媽媽釣魚的條數,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提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問題,使計算從“枯燥”變得“豐富、生動”?!?/p>
(二)體會算法,解決問題
1.小組合作,自主探索
師:誰來說說“小貓和媽媽一共釣了多少條?”你是怎樣列算式的?
生:10+20=30(條) 板書:10+20=30(條)
師:像“10+20”這樣的算式叫做“整十數加整十數。”(板書:整十數加整十數。)
師:你是怎樣算“10+20”的?四人小組內互相交流,看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
生1:數數的方法,10、20、30
生2:計算的方法,因為1+2=3,所以10+20=30。
生3:數的組成,10和20組成30。
生4:1個十加2個十是3個十,就是30。(學生若想不出可讓他們擺小棒后說)
……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辦法,真了不起!那么,我們算出的結果對嗎?請大家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
學生活動。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擺的?
學生匯報,并到實物投影上演示。
師:今后在計算時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計算。那么,怎樣列式算出“媽媽比小貓多釣幾條魚?”
生:20-10=10(條)
師板書:20-10=10(條)
師:像20-10這樣的算式叫做“整十數減整十數。”(在課題上補上“減”)你是怎樣計算20-10的?哪個小朋友愿意當小老師,到上面來說說。
生1:我是做減法想加法,10+10=20,所以20-10=10。
生2:2個十減1個十是1個十。
生3:2-1=1,所以20-10=10。
師:小朋友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方法。那么,這個結果對嗎?請大家再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
學生活動,一生到投影儀上邊擺邊說。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擺一擺、說一說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腦、動口,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得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不同計算方法,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理念?!?/p>
2.擺一擺,算一算
分別出示40+20= ,60-20= 。請學生拿出小棒,先擺一擺,再算出來。請學生說說擺的過程。可多讓幾個學生說說擺的過程,充分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充分體會到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方法,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的認識,計算方法與10以內的加、減法基本相同?!?/p>
(三)以游戲為載體,鞏固知識
1.釣魚游戲
師:小貓和大家一起做釣魚游戲。(課件演示)這兒有很多魚等你們釣。大家要把魚身上的算式答對了,才能釣上來。想釣嗎?20+60,70-10,50+20,50-40,30+60,80-50,20+60
2.接龍游戲
師:小朋友們算得可真快。釣好魚后,貓媽媽帶小貓去公園游玩,讓我們也一起坐上小火車出發吧。(課件出示火車開動的情境)
師:以6人為一組,共是8列小火車。每人按順序完成一道題,做完一題,把筆傳給下一個小朋友,比比哪列火車開得快?
90 ■
3.撞球游戲
師:小貓和媽媽來到了公園,在門口看到了幾只小猴子正在玩“撞球游戲”。小朋友,你們想玩嗎?
生:想!
師:請小朋友算一算,如果算對了,大家就發出“呯”的撞擊聲,好嗎?請幾個小朋友回答。20+30,70-30,40+50,50-20,90-80,30+40
4.捉鼠游戲
師:玩好了“撞球游戲”,小貓和媽媽正要去蕩秋千,在公園的一個角落里,它們發現了幾只老鼠。小貓和媽媽決定馬上消滅它們。小貓說:“我捉得數小于50?!眿寢屨f:“我捉得數大于50?!北纫槐龋l先捉完。男生來當小貓,女生當貓媽媽,比一比,誰先捉完。
5.小貓咪咪找家
師:小貓咪咪玩得太高興了,找不到媽媽了。它迷路了,怎么辦呢?這時,它想起媽媽臨走時,說過得數是40的算式就是回家的路,我們一起送咪咪回家好嗎?(課件出示)請大家把得數是40的算式用線連起來。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將練習設計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練習,以“小貓的活動”為主線,將各種游戲串連起來,如,釣魚游戲,接龍游戲,撞球游戲,捉鼠游戲等。將“枯燥”的計算練習用學生喜愛的游戲形式出現,淡化了“練”的痕跡,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主動學,樂于學,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同時也達到了鞏固知識的目的。做到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樂在活動”中?!?/p>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縣錢清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