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真王加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計算機已普及使用到生活各個領域,尤其是對藏文教育教學中起著優化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選擇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特別是在信息比較閉塞的藏族地區,這里的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特別好奇,求知欲望更高。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藏文
一、圖文聲像導入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集影、色、聲、圖于一體,生動、形象,可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上《布達拉宮》這篇課文時,我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情境。首先在白板上播放第33代贊普松贊干布和妃子文成公主的影視文件,使所有學生沉醉于其中,這樣就把學生的興趣積極地調動了起來,然后通過白板展示出布達拉宮歷史背景和全景圖,此刻學生非常積極,搶答問題,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這樣的課件給藏文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頓時整個教學氣氛活躍,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還有效避免了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更創設了良好的情境,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而為下一步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二、應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以難化易,學生輕松掌握知識點
由于多媒體能把靜態的素材轉化為動態的素材,文章內容顯得更生動形象,如,《布達拉宮》一文中的重點是要感受布達拉宮雄偉壯麗的建筑和浩瀚繁榮的收藏。傳統教學中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感到很枯燥乏味,教給的知識也是很抽象的東西,教學效果不佳,媒體的應用打破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特別是當講到布達拉建筑雄偉壯麗時,用媒體一一展示土木工程、布局、繪畫、雕刻等,體現出了以藏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藝和藏族建筑藝術的悠久歷史。通過動畫,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建筑外觀的雄偉壯麗和室內文物的瑰麗燦爛,從而有效地精講課文重點、難點,突出藏傳佛教寺廟與宮殿相結合的建筑恢宏壯麗,通過媒體學生能更好地體會到民族自豪感。同時,讓學生觀察動態,可以使學生直觀深刻地認識到我國擁有世界聞名的偉大土木建筑藝術代表“布達拉宮”,把抽象的知識進一步形象、具體起來。
三、媒體的參透豐富了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藏文教材是師生唯一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和基本工具,更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和來源,媒體的參與,使教學藏文中的圖像或音像呈現出具有容量大、生動、形象、直觀、接受面廣、參與性強的特點,它表現出特有的感染力,能將認識對象在大與小、虛與實、靜與動之間相轉化,不受空間、時間、微觀、宏觀的限制,使教學內容所涉及的現象與過程一一呈現于課堂,增大了藏文課堂容量。同時,在互聯網中,各類網站和網頁能搜索關于藏文課的方方面面的知識內容,從而形成了相當廣泛的知識層面,擴大了學生視野。
四、媒體的應用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我覺得利用媒體和其他方式上課,在很大程度上效果更勝一籌。以往我也使用傳統方式上過《布達拉宮》一文,但存在很多問題:(1)談到繪畫時,只能講它是寶物,不能反映出對藏民族生活的憧憬。現在通過多媒體理解得更清晰、更細致。(2)講到雕刻時,以前不能體現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而現在能在多媒體中很清楚地觀察到布達拉宮栩栩如生的雕刻,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80%的學生能當堂消化知識點,輕松地達到教學目的。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小學藏文課說教的傳統模式,教學效果得到很好的發揮,學生的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對小學藏文教學整體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