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正如專家張伊娜所說,特級教師沈峰老師的課是一節值得細細品味而且是越品越有味的課堂案例,是一節讓人百看不厭而每看一遍都會有所感悟、有所得的卓越課堂展示,用張伊娜的話來說叫幾近完美。在沈老師看似隨意、漫不經心的課堂教學背后,我看到了她對英語教學的認知高度和統領思想。當然,那么多年的執教生涯到后來從事培訓和研究工作,使得沈老師較之其他一直從事研究而沒有真正在一線執教過的專家而言,似乎顯得更有底氣和底蘊,對于一線教師的指導意義可能來得更實際和更有效一點,她沉穩大氣、真實自然的教學風格影響了一代英語教師。可以肯定地說,在這一切的背后支撐起沈老師的應該是一種教學的追求、一種教學的理想。
沈峰老師執教的是譯林版小學英語6B Unit 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Part A,結合平時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疑點和困惑,針對本節課,談一點我的認識和感悟。
一、思維品質如何培養
新課標明確提出英語教學不僅僅需要關注學生語言能力,更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首先,本課的重點是對話教學,但一開始,沈老師給出關鍵詞,讓學生嘗試語段的輸出,由where,who,what和now等構建語言輸出的框架,為課文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于本課的核心是plan,沈老師很好地利用本節課的教學計劃這一真實的情境作導入,但并不急于呈現,而是先讓學生來說一說,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很好地總結運用了一般將來時態的句式,可謂一舉多得,最后呈現了教學計劃,并對猜對的學生給予表揚,起到了很好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二、單詞如何教
本節課,沈老師很好地詮釋了單詞如何教的問題。其實,單詞不是教出來的,而應該是在語段、語篇甚至更好的是在活動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完成的。對于本節課中的opera,concert等單詞的教學,沈老師利用了游戲這一形式很好地完成單詞教學,并使得單詞在更大的語言環境中得以運用。
三、如何注重高度和細節
教師對于教材的把握和理解的高度,決定了課的品位,而細節卻又決定了成敗,關乎學生的學習達成情況。從宏觀上來說要放得出去,從微觀上來說要收得回來。本節課,沈老師做到了理清思路和注重層次,既關注了全體,又兼顧到了個別學生的情感和體驗,雖然本該四十分鐘的課堂向外延伸了十幾分鐘,然而學生還能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和全情的投入,與此同時,沈老師又注重了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使得其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沈老師的功力深厚。
四、如何教與學生以方法
學會放手是沈老師要通過本節課傳達給每一位老師的,從一開始的建構框架嘗試語段輸出,到后來猜一猜教學計劃環節,再到讓學生先通過自主學習總結課文的筆記,沈老師所做的只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以提示和幫助,真正的方法并不是老師教會的,而應該是學生自己總結和習得的,甚至在最后的再次出示教學計劃環節,沈老師也給出了中英文相對照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習得,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力肯定得以提升。
五、如何創設真實的情境
真實情境的出發點在哪?在于書本所提供的文本上,不離開文本、貼切地符合課堂實際的情境最好,就如本課的猜一猜教學計劃環節,緊抓文本、注重實效,使得情境顯得更貼切、更自然。
總之,為了教學而教學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教學中如果能化有形為無形,達到無處不教學的境界,那我們就離為了教學的理想,進而實現理想的教學不遠了。作為教師,教學的技能和技巧只能算是雕蟲小技,思想和理念卻能讓你成為匠者,而要想成為大師則必須有信念和理想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