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皎梅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即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動人的音樂、明快的節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大量內容豐富、生動而明確的感性知識,即符合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又有利于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如何讓跳動的音符展現在任務型的英語課堂中,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讓音符跳進課堂
新課改教材中出現了許多歌曲和韻文(我校使用的是北師大版的先鋒英語教材),讓音符跳進英語課堂,學生的學習就更具有活潑性、生動性和主動性,從而學生的學習習慣會得到良好的培養,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課內外英文歌曲的學習
教唱英語歌曲可以融英語學習和音樂于一體,既可以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審美情趣,又可以讓學生在唱歌中學習英語,更能夠調節學習氣氛。如,在教授英文字母的時候,隨著一首字母歌《A,B,C Song》,學生就會在跳動的音符中很輕松地掌握26個字母,可以說是“無師自通”了。這些音符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那么貼切,學生便熱情高漲地學習了單詞和句型,并能熟練地將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另外,在學習一些書中的英文歌曲之外,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更有利于教學設計,我時常也會找來課本以外的英語歌曲來教授學生。
2.各種“聲音”的輸入
為了更好創設教學情境,在教學活動中播放各種“聲音”,達到“只聞其聲不見其物”的效果,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更主動地去學習。
二、跟著美妙的音符走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一些新的英語句子套上學生熟悉的曲子來唱,讓學生跟著美妙的音符去學英語。這樣可以分散難點,使機械、呆板、單調的學習變得輕松起來,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譜寫跳動的韻律
小學生很愿意接受那些朗朗上口的韻文。教師在對書中的韻文進行運用和改編的同時,也可以嘗試自己或讓學生編一些韻文,在英語課上一起譜寫跳動的韻律。
總之,使用各種音樂形式進行任務型的英語教學,讓“跳動音符”走進英語課堂,會使教師和學生在教英語和學英語的活動中增強創造意識,自覺地力求使一般性的聽、說、讀、寫活動上升為美的欣賞和創造活動,這樣,動機、興趣、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就會自然得到開發,會使任務型的英語課堂呈現得更科學、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