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靜
第一部分:活動背景
當前的社會已步入一個數字時代,數字已隨處可見,并正日益顯示出它無窮的力量。而生活在這一時代的幼兒,也每天接觸著出現在不同地方,發揮著不同作用的數字。所以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數字開展教學活動,讓幼兒去觀察和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及其意義,感受數字的不同作用,并通過游戲將數字運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二部分:教案實施后的反思
第一次活動結束后,我發現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并不是很高,在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數字這個環節,多數幼兒能說出他們熟悉的生活中常見的數字,但一些不常見的數字幼兒不能發現,并且數字的意義及作用幼兒表達得不夠清楚和完整。多媒體課件的互動性不強,幼兒更多的是看老師演示和操作,沒有機會積極地參與活動。在和數字玩捉迷藏游戲時,因為制作課件時數字隱藏得太少,沒有挑戰性,于是在活動結束后我們進行了研討和重新調整。
第三部分:修改后的活動簡案
活動目標:
1.尋找發現生活中的數字,感知各種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及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大膽表達數字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嘗試在生活中運用數字解決實際的問題。
3.感受生活中數字的重要和有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點:
尋找發現生活中的數字,感知各種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及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難點:
大膽表達數字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嘗試在生活中運用數字解決實際的問題。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2套、手機、QQ視頻。
活動過程:
一、以數字引發活動興趣
二、和數字寶寶捉迷藏
(一)根據提示猜出數字寶寶,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二)請幼兒按正數、倒數的方法給數字排序,分享不同的排列方式。
1.現在數字寶寶想請你幫它們排排隊,你們會嗎?你想怎么幫她們排?
2.這些數字是怎么排隊的?
3.想想還有什么排序方法?
三、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及其意義
(一)尋找生活中的數字。
(二)交流各種數字的意義。
小結:數字太重要了!它們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意義。
四、將數字運用到生活中(通過視屏對話)
五、活動延伸,尋找更多生活中的數字
第四部分:教案修改實施后的反思
一、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內容生活化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關注幼兒的生活和學習體驗,捕捉貼近幼兒的生活素材,選取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擷生活數學實例,讓幼兒體會到數學的生動有趣與豐富多彩,以喚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活動一開始,通過情境創設法,創設讓幼兒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情境,幼兒拿著“票”對號入座,體驗數字和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活動中讓幼兒尋找發現生活中的數字,教師選擇供幼兒觀察的各類有數字的圖片等,都是他們每天看到、接觸到、用到的物品,他們非常熟悉,又具有一定的經驗,所以他們很愿意看和說。通過看和說,能讓幼兒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捕捉生活素材,使幼兒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利用生活經驗——寓于生活——探究生活化
數學活動中充分借助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加以理解,能讓幼兒體會出數學的真正價值和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更有利于增強幼兒的數學運用意識。
比如,活動中設計了一個開放式提問:“生活中如果沒有數字會怎么樣?”幼兒已有自己的經驗,如公交車如果沒有幾路車號碼,乘客就不知道乘哪一輛車了;鬧鐘上如果沒有了數字的話,就不知道上班、上學時間了;電視機如果沒有頻道號碼的話,就很難找到要看的電視節目了等等。通過一系列活動,使幼兒理解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對于生活有著重要的價值,從而培養幼兒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的意識,提高幼兒以生活經驗理解數學的能力。
三、回歸生活空間——用于生活——實踐生活化
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也是學習“有價值”數學的生動體現。
在活動的結束部分,我引導幼兒讓學習回歸生活,在生活中實踐,在實踐中感知,激發幼兒自覺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幼兒產生想和教師通話,看看教師后,嘗試運用數字和教師打電話、QQ視頻聊天等,讓幼兒在快樂的師幼互動中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最后意猶未盡地將活動延伸,回去繼續尋找生活中的數字,和大家分享更多數字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