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軍 謝萌
摘要:商業環境大多位居高樓、店鋪林立。人多嘈雜,廣告充斥,商品繁多,使得人們在消費購物時缺乏輕松的心情,在這個環境范圍里,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的距離越來越遠。以人購物時的心理需求為主,結合公共空間中景觀環境對人的心理影響,從本質上分析藝術規劃原則,可以促成現代商業環境和公共環境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商業;公共空間;購物環境
我國現代商業環境的建設理念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還受著西方商業環境設計思路的影響。這種狀況一直給中國城市的發展帶來不少困惑和困難。當人們長時間處于過量刺激的,空間環境封閉和擁擠的“繁華世界”里,原有的消費目標便成了一種壓抑,容易對人們的身心產生抑制和傷害的負面影響。另外由于中國建筑環境文化性的缺失,中國本土的商業環境缺乏本土文化的積淀,在商業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嘗到了其帶來的負面效應。長期以來,千篇一律的鋼筋混凝土盒子取代了豐富多樣的傳統建筑,再也看不到歷史上我們引以為豪的古建筑樣式;或者也有那些所謂的中式風格,那些追求中國式建筑表層樣式的建筑環境存在,我們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下,卻很難真正賦予商業環境一個真正的景觀內涵和品質。
一、現代商業環境景觀規劃的意義
現代商業環境主要服務的對象非常廣泛,由此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商業環境主要包含了建筑、商業街和休閑廣場的水景、配置綠化、路面鋪裝、雕塑小品、盆栽棚架、櫥窗、照明設施,或者休息座椅和廣告標識等元素。其包括的內容比較簡單和形式化。但是,我們通過這種簡單的形式也能最大化的發展其所承擔的特性和品質,讓商業環境給予消費者一種輕松自在而美好的感受,也能給予市民一種文化熏陶和城市形象的塑造。這種感受使人們以輕松舒適和毫無壓力的心情,愿意停留下來和觀賞,從而實現購買和消費。商業環境就是需要創造這種感受,不但在刺激人的消費欲望的同時,也能使勞累一天的消費者得以身心的放松,喜歡來這里,愿意在這里停留,這也是其最終的規劃訴求點。
二、我國城市商業環境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城市商業模式的變化趨勢,是從交通與購物混雜的商業大街轉變為百貨公司、大型購物中心、室內商廈和地下商場等形式。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品的顯著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同時消費的內容、消費形式和消費觀念也隨之改變。人們逛街不一定要購買商品,或是購買商品也不一定要去逛商場。現今購物和消費形式豐富多樣。百貨店、商業街、超級市場、倉儲商店、大規模購物中心等,各種商業空間有著不同的個性魅力。
三、現代商業環境景觀規劃方法
現代商業環境景觀規劃,最重要的是考慮和滿足人的心理需求,要能給消費者一個舒適寬松的購物環境。除了考慮運用新科技手段,注重聲光音色等條件外,也要注意自然的營造,生態,文明的環境,帶給人們親切感、舒適感,減少壓力,放松心情,這應該是商業環境規劃設計的重點。雖然我國現代城市中購物環境的建設在努力擺脫過去的枯燥乏味,向綠化、人文、娛樂等一體化方向發展,但成熟的模式還未能鋪展,商場的個性化,宜人化,生態化的特點很難展現,以下是本論文對商業環境景觀規劃方法的總結梳理。
(一)以人為本,探求本源是商業環境規劃的基礎
現代商業環境的規劃必須考慮人的心理需要,考察本地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本土文化,以人為本,探索人們的心理停駐點。營造良好的環境能使消費者在一種適度放松,沒有壓力的環境中愉悅購物,把商業購物和娛樂休閑聯系起來。
對現代商業環境營造適度的空間尺度,給人愉快感受的情景和活動,并與開放性的自然空間相結合,創造使人感覺自在、安全、舒適、解脫、放松,并喜歡停留的場所。空間景觀使人與環境互動,真正實現“人性化”的購物環境模式。而且,城市的傳統景觀文脈所特有的文化內涵,可以給人們帶來情感和精神上的滿足。并且引導人們對建筑,對環境的認識,引導人們思維觀念的進步。這是本文提出商業環境“景觀化”的意義所在。
(二)從自然、人文角度考慮商業環境規劃方法
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自然環境,不同的購物環境有著不同的商業內涵,一個有著親切尺度、開放性和層次感的空間,輔以景觀設計元素的陪襯,藝術美的展現,并融入所在城市的自然景觀、人文風貌和地域特色,促進購物環境與公共空間,以及更大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協調融合,能更好的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商業環境的規劃主要的目的是刺激消費,增加商品的銷售,得到消費者內心認可的環境,將會更好的實現商業環境的價值,使商業化和景觀化得以完美結合。
(四)保證商業環境與周邊環境的協調
商業環境不是一個獨立的環境,周邊有著不同的空間形式,合理的商業環境規劃是需要與周邊環境進行融合協調的。這就要求在空間形式上做到開放,結合,協調和流通,同時又能借用戶外原有的景觀元素,通過中庭的設計或者輔助景觀的映襯,將周邊環境的景觀點引入到這些商業場所的公共空間當中。通過直接的室內外空間聯系和間接的信息暗示,達到商業環境與公共空間接觸和相結合的機會,而不是簡單的模仿或人造景觀等。發展親切尺度化、開放化、人文化的商業空間,將商業環境與公共空間相結合,運用多層次、流動性的景觀空間來引導顧客的選擇與集散。創造豐富多變的空間格局,使購物場所成為一種景觀。此時更多體現的是對消費者的人文關懷,對周邊環境的尊重。
(五)商業環境對景觀文脈的保護與延續
現代商業環境要保持對本土景觀文脈的保護與延續,要融合城市內涵,將地域和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合理地規劃和設計,開發和利用本土景觀的生命力,創造新的商業景觀點。在增加商業氛圍的基礎上,也增加了景觀文脈的宣傳,對于城市長遠規劃上來說,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現代商業環境能夠協調周邊環境,增加城市的商業氛圍和文化宣傳,提升城市活力,特別是歷史老城,探索其規劃方法更符合市場需求,對城市規劃和文化保護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泳.商業步行空間設計初探[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s1)
[2]徐磊青.環境心理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3]李道增.環境行為學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4]錢健,宋雷.建筑外環境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王彥軍,平頂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謝萌,平頂山理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