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華
【內容摘要】近年來多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地進入了歷史課堂,給傳統的歷史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實現了歷史教學的“舊貌換新顏”。但另一方面,在歷史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盲目追求現代化和高科技,無條件地使用多媒體,出現了多媒體一統天下的局面,結果出現負面效果。本文結合中學教學實際,總結出多媒體教學中的四大“誤區”,并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教學誤區 解決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背景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逐漸裝備了中小學歷史課堂,大大革新了歷史課堂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但在帶給人們驚喜的同時,歷史的多媒體教學也呈現出一些“病態”特征,嚴重阻礙了新課程理念的推行。那么在歷史多媒體教學中究竟存在哪些誤區呢?又有什么好的解決對策呢?
二、歷史多媒體教學的四大“誤區”
1.重先進手段、輕進步思想
有不少教師錯誤地認為使用了多媒體就是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只要教學手段先進就體現教學思想的先進。于是他們忽視對歷史學科規律的把握,忽視對新課程標準“以人為本”含義的理解,忽視對教學內容重難點的分析,把多媒體教學當成了一種做秀,由“滿堂灌”變成了“屏幕灌”。這樣不僅歷史課堂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新課程理念更無從談起。
2.重制作課件、輕全面備課
有些歷史教師錯誤地認為制作課件的過程便是備課的過程,他們置教學目標、內容于不顧而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課件制作上,大量地搜集課外資料、視頻,卻忽視對教材圖片、文獻資料等資源的挖掘;強調課件的精美,卻忽視對教材重難點的分析;強調課件的程序化操作,忽視對學生教法、學法的指導。殊不知,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水平應該建立在全面備課基礎之上,而制作課件只是教學的一個環節,并不能也不可能完全代替備課。
3.追求信息豐富、忽視思維空間
利用歷史多媒體課件教學,包含的信息量大,于是有的教師把歷史課搞得滿滿溢溢,史料堆積無數,習題漫天飛舞。有時為了講清一個問題,展示大量內容重復的圖片,缺乏對素材的精選;有時設置材料題,字數太多,只能分布在不同的頁面,造成學生閱讀障礙。如此繁多的資料,在學生眼中和頭腦中停留的時間短,使學生目不暇接,理解、分析和消化的時間少,常常會造成教師對著屏幕講課,學生不停抄筆記而沒有經過思考的現象,使學生產生大腦疲倦,長期下去就會影響整個課程的學習,大大降低多媒體教學效果。
4.重多媒體展示、忽視師生交流
一些多媒體課堂只是將教師的講解改為多媒體的演示,一些所謂的課件也只是做了些“書本搬家”、“習題搬家”的工作,過分依賴材料的數量、畫面的形象、聲音的悅耳的現象非常普遍,忽略了教師還有粉筆和一張嘴,也忽視了教師自身的資源。教師為了操作課件,組織課堂教學,只能拘于三尺講臺,而不能走到學生之中,減少了親和力,無形中疏遠了與學生的關系,拉大了師生間的距離,不利于師生間的互動和情感交流。
三、歷史多媒體教學走出誤區的對策
多媒體教學之所以陷入上述幾種誤區,主要是因為沒有理解現代教育理念,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學觀。有鑒于此,我們應采取如下對策,來走出多媒體教學的誤區:
1.改進教學觀念
教師要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一堂歷史課的成功與否,首先應該關注學生學得好不好,學生得到了沒有,學生思考了沒有,學生成長了沒有,而不是關注用了哪些先進技術。備課時,要明確教學目標,精心備課,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整合課程資源,精心做好教學設計。
2.科學設計課件
制作過程中要遵循簡單、實用和高效的原則,不要單純追求課件制作的新奇生動,課件內容要簡潔、扼要,重點突出,應符合課堂學生視聽感官的需要和合理美觀的要求,避免無效信息的干擾,切忌喧賓奪主,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
3.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始終處于主體地位,通過多媒體創設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自己去講、自己去歸納,教師要注意引導,增強師生交流,從而使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各個環節中都能保持高度興奮,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樹立信心。這樣學生會不期盼著上歷史課嗎?
4.注意現代媒體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
大多數歷史教師生動直觀不乏幽默的語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藹可親的教態都能夠既增加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因此,在多媒體一統天下的時代,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把多媒體與其他常規媒體的有機結合,優化課堂結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多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促進歷史課堂教學,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歷史真正動起來、活起來。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超過了這個“度”,其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可見“適時、適度、適當”才是治療多媒體“病態”教學的良藥,歷史教師應該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尋找最佳切入點和時機,設計出使用方便、結構合理、效果明顯的優質課件,真正使我們的歷史教學更年輕、更富有活力。
【參考文獻】
[1] 王慧民. 淺談歷史多媒體教學的幾點反思[J]. 文理導航(下旬),2010(08).
[2] 丁海霞. 淺談歷史多媒體課件的制作[J]. 內蒙古電化教育,2003(3):26-27.
[3] 鄒軍萍. 網絡教學也是一柄雙刃劍[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04(12):22-23.
[4] 龐戈芳. 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歷史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思考[J]. 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05).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