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新
摘 要:本質安全型企業理論是企業安全管理理念的升華,它充分表明,本質安全既是管理的出發點,同時也是落腳點,為實現企業安全管理“零缺陷”,達到“零事故”,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創建的過程中,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從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實現本質安全的責任感、正確面對安全工作現狀、科學分析誘發事故原因、突破制約本質安全的瓶頸問題、明確安全生產工作任務,積極探索實現本質安全的有效途徑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對促進企業實現本質安全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本質安全企業;構建;企業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F7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1-0081-02
安全管理追求的是細節本質安全,從根本上消除的是潛在安全隱患。事故往往是由無數的偶然性疊加所致。它很可能只有萬分之一的概率,但我們絕不能因此放松警惕。應時刻保持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時刻保持決不放松、如履薄冰的思想意識,從細節著眼,從小事著手,真正為實現本質安全貢獻更大的力量。
一、充分認識安全生產重要性,增強實現本質安全責任感
安全發展體現了黨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反映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本質特征。安全生產已不再僅僅是一個行業、一個部門的獨立問題,已經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企業作為安全生產責任主體,肩負著重要職責。首先,實現本質安全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安全生產與保護環境,是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作為國有企業,在承擔經濟責任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承擔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必須高度重視和抓好安全工作,把員工群眾生命和健康擺在重要位置上。其次,實現本質安全是企業加快發展的客觀要求。企業發展必須建立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安全生產關系到各行各業,關系到千家萬戶。事實證明,事故的發生不僅給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企業形象,阻礙了企業發展進程。因此,實現企業本質安全迫在眉睫,任重道遠。再次,實現本質安全是保障員工群眾切身利益的根本要求。安全生產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重特大安全事故使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每一個企業都要深刻吸取血的教訓,從安全上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每一個人都應該牢固樹立安全意識,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根本上實現真正的、徹底的安全。
二、正確面對安全工作現狀,增強實現本質安全的緊迫性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管理更加科學規范,這些都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做好安全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十二五”期間,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企業的安全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安全生產呈現出總體穩定、趨于好轉的局面。
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雖然已經千方百計采取了多種措施,而多發、頻發的安全事故卻始終在困擾著我們。一些企業仍然把發展簡單理解為上項目、擴規模,片面追求發展進度,不能正確處理好發展速度、發展質量與安全發展的關系。具體表現在:一是事故總量大。全國近10年平均每年發生各類事故70多萬起,死亡12萬多人,傷殘70多萬人。二是特大事故多。2005年至2009年,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別重大事故73起,平均每年發生15起;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587起,平均每年發生117起。三是職業危害嚴重。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有30多萬個廠礦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危害,實際接觸粉塵、毒物和噪聲等職業危害的員工高達1 500萬人以上。四是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近年來,生產安全事故導致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日益增多。2005年至2009年發生的突發環境事故中,由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占總數50%以上。
面對如此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每個企業必須切實增強抓好安全工作的緊迫感,集中一切力量,采取強有力措施,狠抓本質安全,徹底扭轉目前的被動局面。
三、明確安全生產工作任務,積極探索實現本質安全途徑
人的最基本權利是生存權,最根本的利益是生命健康。作為國有企業,一定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重視安全工作,正確處理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穩定的關系,時時、事事把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真正實現本質安全。
1.實現本質安全,理念創新是前提。首先,要確立抓安全重在執行落實的理念。安全工作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偽和客套,必須切實轉變作風,由嘴上喊變為實際做,由講客觀變為找主觀,由“要我做”變為“我要做”,使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其次,要確立安全工作關鍵在防范的理念。要真正落實“預防為主”的思想,克服因循守舊、按部就班、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老一套做法,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積極創新,從源頭抓起,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探索適合企業實際、以防范為主的安全工作新路子。第三,要確立安全工作齊抓共管的理念。安全工作不是哪一個部門、哪一個人的事情,必須齊抓共管,做到安全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安全問題誰管都不越權,怎么嚴都不過分。只有在思想上筑牢全員安全意識防線,才能為我們實現本質安全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證。
2.實現本質安全,科技進步是動力。認真貫徹依靠科技鞏固和加強安全工作的戰略,大力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安全技術裝備水平。注重運用技術手段解決安全環保方面的難題,切實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測監控,將重大安全科研項目列入科技發展計劃,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風險識別和監控的自動化水平。以大公司、大集團和科研院所為依托,積極探索建立產、學、研為一體的安全生產科技創新基地。通過科技進步,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
3.實現本質安全,源頭治理是重點。實現本質安全,必須注重關口前移,從重大項目的投資立項、方案論證、環境評價、設計審查、物資采購和施工建設等環節全面抓起,把好設備和工藝技術引進關。已建項目堅決按照核定的生產能力組織生產,禁止超負荷運行。堅持報廢設備停用制度,防止隱患滋生。所有的工程建設項目嚴格落實“三同時”,項目投產前必須進行嚴格的安全環保驗收,不經驗收,不許開工生產。工程建設項目要把質量放到第一位,合理安排工期,努力建設精品工程、放心工程,確保不留隱患。
4.實現本質安全,夯實“三基”是根本?;A不牢地動山搖。以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和基本功訓練為核心的“三基”工作是大慶的優良傳統,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方法。因此,要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實際,針對“三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對基層現行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崗位安全職責,堅持進行動態修改完善,全面提升基層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是增強全員安全環保工作意識,提高員工素質,實現本質安全最關鍵的因素。要堅持企業培訓和員工自學相結合、脫產培訓與在崗練兵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模擬演練、仿真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以“應知應會”為主要內容的崗位培訓,確保崗位人員參加培訓、持證上崗、掌握崗位操作知識和技能達到三個100%,使每個操作人員都能做到“想安全、懂安全、會安全、能安全”,從而打牢本質安全的根基。
5.實現本質安全,過程受控是關鍵。重大事故的發生都是多個環節或關口失效、存在缺陷和漏洞的結果,其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人的防線的突破,未能實現人的本質安全。因此,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科學有效的內控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全面推行工作流程清晰、操作內容具體、事故風險提示明確、應急處置程序規范的精細管理工作法,時時關注細節,處處體現精細,保證管理的各環節緊密相連、有機結合,形成閉環式、暢通的管理流程,使每個生產作業環節、每位員工的具體行為都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受控和精細管理的關鍵在于執行,要把培育執行文化作為一項重點工程,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總體規劃,持之以恒地用文化理念培養員工的自覺行為。要以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質量標準化為核心,以教育培訓、精細管理為基礎,以應急預案為保障,以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為目標,大力倡導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實現全過程安全監督管理,實現生產活動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受控。
6.實現本質安全,長效機制是保證。健全和落實安全工作長效機制,形成員工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長效機制,是實現本質安全的重要保證。一是要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自上而下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其作為第一責任、第一業績、第一指標,與生產經營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總結,真正把安全貫穿于生產經營全過程。二是要健全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強化安全生產部門的監管職責,增強監管行為能力。參照國際標準,建立完善行為規范、運轉協調、紀律嚴明、工作高效的監督工作運行機制。在生產建設過程中,擴大監督覆蓋面,實現生產、施工的各個環節全面受控。三是要健全完善考核體系。堅持嚴肅查處和教育激勵相結合,將嚴考核、硬兌現作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培養員工形成主動遵章守紀、自覺抵制“三違”的良好習慣。堅持分級負責原則,做到標本兼治、懲防并舉、引以為戒,徹底解決安全工作“嚴格不起來,落實不下去”的問題。四是要健全完善HSE管理體系。推行HSE創優升級計劃,建立與國際先進水平一致的企業標準和規范,積極構筑具備監測監控、預測預警、信息報告、輔助決策、調度指揮和總結評估等功能的應急平臺,不斷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
7.實現本質安全,安全文化是支撐。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文化其本質是通過文化的形式統一員工的安全意識、理念和思維方式,培育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從而形成企業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為石油石化企業,要大力弘揚大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強化安全環保意識,教育廣大干部職工端正對安全環保工作的態度,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利用各種方式和渠道,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活動,向員工宣傳先進的安全理念,培養正確的安全價值觀,灌輸科學的安全知識,號召全員唱響“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這個安全生產工作的主旋律,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輿論氛圍。
安全狀況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和科學發展,實現本質安全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企業只有堅持科學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努力建立完善科學的安全生產制度體系、技術支撐體系、信息體系、培訓體系、宣傳教育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才能創造健康的安全環境,推動社會和諧穩定較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