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龍華等

摘 要:芫荽是一種常見的蔬菜,食用和藥用價值都很高。在營養液中培養芫荽,通過缺少各種元素的營養液與完全營養液對照,觀察及分析植株在缺少各種元素情況下的生長狀況,發現鐵、鈣、鉀、氮等元素對芫荽生長的影響較大。
關鍵詞:芫荽;元素;營養液;水培
中圖分類號 S636.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7-97-02
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英文名為Coriander,又名香荽,俗稱香菜、胡菜,為傘形科云姜屬植物。芫荽為1a生香辛葉類蔬菜,分布于我國各地,以華北最多,四季均有栽培[1],一貫是大眾喜愛的蔬菜。芫荽營養價值極高,據報道[2],每100g芫荽中所含成分為:水分88.3g、蛋白質2.0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6.9g、粗纖維1.0g、灰分1.5g、鈣170mg、磷49mg、鐵5.6mg、胡蘿卜素3.77mg、硫胺素0.14mg、核黃素0.15mg、抗壞血酸41mg。芫荽在醫療上的使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中醫以全草入藥,主要用于治療麻疹不透、消食下氣、脫肛、利尿、解毒[3]。芫荽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菌、治療神經性厭食癥和增強記憶等作用[4],能從多方面改善機體的紊亂。芫荽的調味、醫療保健作用都和它的內含成分有著密切關系,目前研究最多的功效成分為揮發油(精油)。芫荽的果實及莖葉均含有揮發油,有人采用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對新鮮芫荽莖葉進行萃取,得油率0.27%。用氣相色譜/質譜聯機(GC/MS)對精油成分進行了解析,共檢測出60種成分,其中30種化合物被確定,占揮發油成分的82.772%[5]。索氏法提取的揮發油中酯類化合物含量最高,占總量的57.755%;烷烴類化合物占11.30%;醛類含量為16.168%[6]。通過測定不同品種的芫荽,發現不同品種精油的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對含量在76.63%~93.50%[7]。
芫荽常采用露天栽培和大棚栽培2種栽培模式[8-9],且常進行反季節栽培[10-11]。近年來,有關芫荽的研究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但有關芫荽的水培研究幾乎是空白,只見少量的近緣種相關研究的報導[12]。筆者介紹了芫荽的水培實驗結果,以期為芫荽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相關信息。
1 材料與方法
芫荽種子購自屯溪農技服務站,種子優良。將種子置于培養中,前期預實驗發現,在溫度為15oC,且給予少量光照的條件下,種子總體發芽率較高,為83%。采用水培法(即營養液法)栽培芫荽,利用培養皿中培養的長勢一致的芫荽幼嫩植株(發芽后30d),用脫脂棉輕輕包裹莖部,插入帶孔的塑料泡沫中,每孔一株,塑料泡沫漂浮在裝有等量營養液的培養缸中,每個培養缸20株,將培養缸放在溫度、光照、通風一致且適中的實驗室里,利用小型魚缸打氣泵提供氧氣。營養液由含不同的營養元素的貯備液稀釋搭配而成,貯備液和營養液配方及用量均參照張志良植物的元素缺乏癥(溶液培養)實驗[13]。營養液共9種,分別為:缺氮營養液、缺磷營養液、缺鉀營養液、缺鈣營養液、缺鎂營養液、缺硫營養液、缺鐵營養液、缺微量元素營養液和完全營養液,對應營養液,共設置9個處理,以完全營養液培養的植株為對照,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
2 結果與分析
從芫荽放入培養缸中培養開始每隔1周記錄1次植株的生長狀況,主要是植株的整體長勢及葉片的顏色,共記錄5周,具體情況為:
開始2周各組植物長勢無明顯區別。3周后,各組植株長勢開始出現不同。缺鈣和缺鐵的植株嫩葉開始萎黃,長勢緩慢;缺鉀的植株葉邊緣開始微黃;缺氮的植株葉出現淺棕色;缺鎂的植株葉出現少量斑點。4周后,缺鐵和缺鈣的植株幾乎停止生長;缺鉀的植株葉較其他的植株小,且在葉邊緣和近葉尖或葉脈間出現小壞死斑,葉整體發黃;缺氮的植株葉較小,且淺棕色加深;缺鎂的植株除葉仍然有少量斑點外,無其他明顯不同;缺硫的植株葉淺綠;缺磷的植株除與完全營養液里培養的植株相比葉色稍暗和根系較長外,無其他明顯不同;缺微量元素的植株與正常生長的植株相比較,無明顯不同。5周后,缺鐵和缺鈣的植株大部分萎黃,其他組別植株的癥狀與4周后的癥狀相比較,稍有加深。
培養5周后,測量各組植株的根長、株高、葉長及葉寬,具體結果見表1。由觀察結果及表1可知,在缺鐵、缺鈣、缺鉀及缺氮4種營養液中培養的芫荽植株長勢差,其中,缺鐵及缺鈣處理植株根長、株高、葉長及葉寬均明顯小于其他處理;缺鉀處理株高較小;缺氮處理葉長及葉寬較小。
3 結論與討論
礦質元素是蔬菜正常生長的基礎,各必需營養元素對植株不同部位的影響不同。鐵、鈣、鉀、氮等元素對芫荽的生長影響較大,在種植時,要注意盡量滿足這些元素的供應。本研究中,缺鐵和缺鈣處理植株生長最差,雖然這2種元素這植株體內含量不高,但植株各部位生長對這2種元素要求比較嚴格[14-15]。缺鉀和缺氮處理則分別表現在株高和葉的大小上,這說明鉀元素和氮元素分別對植株莖稈和葉的生長影響較大,這與前人的研究類似[16]。實驗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的,由于要保證植株能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并未在其生長的空間上方添加特殊的遮塵措施,這對實驗結果可能有微小的影響。實驗中由于只進行了對生長過程的觀察及生長后期各指標測量,未進一步探究芫荽各生長階段對各元素的需求情況,而植物生長的不同階段對各種營養的需求量是不同的[17],這將是以后研究的重點。
水培法是無土栽培的一種。無土栽培分無基質栽培和基質栽培兩大類,其中前者分水培和霧培2種,后者分有機基質栽培、無機基質栽培和復合基質栽培3種[18]。本實驗所采用的方法應屬于水培中的靜止浮板水培法,操作簡單。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起步較晚的水培蔬菜種植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尤其是國民環保意識的增強,對蔬菜種類、品質和安全程度要求不斷提高,蔬菜生產中的專業化、社會化、商品化和管理方式的程序化、自動化、系統化必將成為發展趨勢,而以水培法為代表的無土栽培將會越來越普遍。
參考文獻
[1]李良松,劉懿,楊麗萍.香藥本草[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
[2]秦旭東,王淑芳.香菜的學問[J].京鵬園藝,2004(6):41-42.
[3]唐庭櫟.大興安嶺藥用資源[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1.
[4]戴國彪,姜子海,李榮.天然調味香料芫荽籽精油的研究進展[J].中國調味品,2009(1):32.
[5]陸占國,郭紅轉,李偉,等.超臨界CO2萃取芫荽芳香成分及GC/MS解析[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2(2):37-39.
[6]陸占國,郭紅轉,封丹.芫荽莖葉精油成分及除DPPH自由基能研究[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6(8):26.
[7]任安祥,何金明,肖艷輝.不同品種芫荽籽的精油含量與成分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0):1 868.
[8]許逢美,陶先東,戴云新.大棚芫荽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0(4):34.
[9]史延春,高志科,閆軍民.天水市麥積區芫荽露地秋播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07(8):63-64.
[10]曲云燕.煙臺市夏秋季香菜反季節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21):109.
[11]劉趙康,周吉忠,吳松標,等.浙西南山區香菜夏秋反季節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4(s2):31.
[12]黃愛玲,郭水如.清香菜大棚無土栽培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08(12):146-147.
[13]張志良,瞿偉菁.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4]李成,趙輝,王懷勤,等.蔬菜中鐵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7(5):16-18.
[15]王相怡.如何防治蔬菜因缺鈣引發的生理病害[J].吉林蔬菜,2008(6):34.
[16]朱嶠,潘遠智,趙莉.氮、磷、鉀、鈣對香水百合生長及葉片養分含量的影響[J].草業學報,2012,21(5):274-284.
[17]李征,韓琳,劉玉虹,等.濱海鹽地堿蓬不同生長階段葉片C、N、P化學計量特征[J].植物生態學報,2012,36(10):1 054-1 061.
[18]王久興,王子華.現代蔬菜無土栽培[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