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山 徐一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何更好地運用績效技術發現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已成為教育技術工作者研究的內容之一。在教育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是績效技術的主要目標,也是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這就要求有好的績效指標衡量并改進現有不足。學生其能力的提高也是教學績效技術的最終體現。目前,國內外仍然缺乏對教育績效技術理論的系統研究和深層次的發展。基于此我們通過開發學生基本能力與職業素質的測評系統進一步對電子績效支持系統進行研究和開發。
關鍵詞:績效;績效技術;電子績效支持系統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正深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育工作者注意到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可以更好地強化人們的知識結構和職業技能,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計算機在教育中占據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位置。和傳統的教育教學相比,高等職業院校更注重的是培養技能型的專才。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往往自控能力比較弱,缺乏在職業中對自己的合理定位,因此他們更需要有專門的人員或電子績效系統來幫助他們合理定位。
電子績效支持系統的產生促進了課堂教學行為的改進。所以筆者分析現有的國內外績效支持系統使用現狀發現,網絡測評系統大多針對在職教師,很少針對學生,并沒有真正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實踐性知識的增長以促進能力的提高。
一、績效技術
績效技術(Performance Technology,簡稱PT)又稱為人類績效技術,是指有目的,并由預定結果行為的傾向,是一企業組織所期望的,符合企業總目標的業績。績效技術是一種獲得理想成果或結果的方法, 它致力于尋找低成本、高效益和高效率的行為方式。 績效支持本身并不是一種物化技術,而是整合并利用物化技術來支持提升工作績效,以解決問題;并且使學習過程與經驗的取得更有效果。主要目的是有效幫助個人解決問題并不是追求更新更快的高技術(蔡佩芬,1998)。
二、電子績效支持系統
1989年Gery第一次提出電子績效支持系統的概念:就是一個集成的電子信息系統與環境,它是由使用者所控制的以提高工作績效為目的,通過提供適時、適量、適宜的信息、工具和訓練,通過盡可能地降低任務的復雜程度,以有助于一個組織在減少訓練花費的同時提高生產力和績效。一個比較完善的EPSS通常由專家系統、信息庫、交互式的學習支持,在線幫助、應用工具和評測系統等部分構成,集成在統一的計算機用戶界面中。
三、學生基本能力與職業素質測評系統設計思路
測評系統是電子績效支持系統的一部分,并且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交互式學習支持系統能提供自我控制、互動的學習經驗以及結構化支持等,這些支持與工作密切相關,可以教授與工作有關的知識技能,包括激勵、反饋、選擇及評價功能,電子測評系統EPSS中的交互式學習訓練系統,主要用來提供學習者自我管理控制與結構化的學習經驗。這些學習經驗必須能連結到其它的EPSS組成組件,如專家系統或數據庫等,有提供整合訓練與工作輔助的功能、達到仿真的真實情境促進學習遷移及學習后保留。
四、學生綜合測評與職業素質測評模塊設計
五、測評系統平臺實現
為實現測評系統測評功能與教學績效的整合,該測評系統采用的是B/S模式,主要由服務端和客戶端兩部分組成,采用登陸的角色有三類:教師、學生和管理員。
學生能力與素質測評系統是基于Visual Studio平臺上的網頁,我們所關注的是如何運用電子績效支持系統更好地開發學生能力與素質。
參考文獻:
[1]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3.
[2]洪盛志,郭聰,黃愛國,孫明福,范軍。大學生綜合素質網上測評與高校德育創新[J].世紀橋,2007,(143):129-130.
[3] 梁林梅教育技術與績效技術關系之探討。電化教育研究,2005-12.
[4]郭欣。和諧校園建設視野下關于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幾點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21-123.
[5]陶欽科。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幾點思考[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4):36-38.
[6]百度文庫。績效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7]唐莉,唐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測評[J].教育與管理,2008:23-24.
[8]嚴謐莞,葉茂。淺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46-48.
作者簡介: 肖山(1976-12), 男,民族:漢,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