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未成年人輕罪消滅制度是對于犯罪情節較輕且有悔過表現的未成年人,經有關部門認定予以消滅前科記錄的一種法律規定。這一規定對于未成年人沒有污點的步入社會,更好的開始以后的學習、工作,不受社會歧視,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v觀世界各國,很多國家都在法律條文中明確規定了這一制度,以更好的維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發展。然而,我國雖然地方法院、檢察院曾做出有關探索和嘗試,但仍未建立起統一的、有效、完整的制度規定。并且在現實中構建此制度存在一定的現實阻力。本文將就此問題進行一些闡述。
關鍵詞:輕罪記錄消滅制度;構建;阻力
一、我國未成年人輕罪消滅制度的設立背景
(一)國外的立法現狀分析
縱觀世界立法現狀,雖然域外各國對于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的制度規定并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即有條件的消滅前科和無條件的自動消滅。
對于有條件的消滅前科,是指對有前科記錄的未成年人,要求具備一定的悔改表現,滿足條件則消滅前科.如德國《少年法院法》中對于未成年犯罪的規定:"少年法官確信,被判刑少年行為無可挑剔,少年法官可依其職權,或經被判刑少年、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的申請,宣布消滅前科記錄."再如法國《刑事訴訟法典》770條規定:“對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做出的裁判決定,在此種決定作出起3年期限屆滿后,如未成年人已經得到再教育,即使其已經達到成年年齡,少年法庭得應其本人申請、檢察機關申請或依職權,決定從犯罪記錄中撤銷與前項裁判相關的登記卡,經宣告撤銷犯罪記錄登記卡時,有關原決定的記述不得留存于少年犯罪記錄中,與此裁判相關的犯罪記錄登記卡應銷毀。在這兩國的法律規定中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都要提前由本人或者監護人向司法機關申請,并經過司法機關審核通過后才能進行消滅。
而無條件的自動消滅制度也為一些國家所青睞,比如澳大利亞《青少年起訴法》規定,警方對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不能保留到其成年之后,18歲以后必須銷毀,以便使其以無罪記錄的身份進入社會,過正常人生活。若被法院宣告無罪釋放的,該青少年犯罪的一切檔案資料,也必須銷毀。再如日本《少年法》第60條規定:“因少年時犯罪被判刑并已執行終了,或免于執行的人,在關于人格法律的適用上,在將來,得視為沒有受過刑罰處分的人。少年時因犯罪被判刑而接受緩期執行的,在緩期執行期間,可視為刑期期滿,適用前款的規定…”在這兩個國家,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是隨其年齡而自動進行的,也體現這些國家更加看重未成年人在社會上沒有污點的生活、免受歧視的權益保障。
除此之外,少數國家對于此項制度還有額外的規定,對于犯有特殊罪行或者量刑超過一定期限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進行前科消滅。比如匈牙利《刑法》第70條規定,凡因違反管理秩序的犯罪(國事罪),以及軍職犯罪和侵犯勞動人民利益的犯罪而被判刑的人,法院不得消滅其前科。
(二)我國對于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的探索和設立
意義
我國刑法第一百條規定了前科報告制度:“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彪m然這一制度規定了未成年人犯有輕罪可以不予報告,但與國外的立法還具有一定的差異??梢哉f目前我國還未形成統一的、完整的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但在地方的法院和檢察院都已有所嘗試。比如上海市檢察機關嘗試建立了“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制度,這一制度雖然是對未成年人的污點記錄進行有限制的公開,而不是完全消除,但仍是我國在此制度上的一大嘗試。此外,在2007年四川彭州法院在該院審委會的討論和認真思考后,建立了前科消滅試行制度,并在該院的未成年判決中予以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說在我國探索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
不是所有國外的法律都具有借鑒的意義,所以一項制度的設立一定要符合我國的國情和司法實踐。經過思考,我認為我國建立這一制度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理由如下:
建立輕罪記錄消除制度,有利于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如果帶著污點繼續在社會上求學或者工作,社會的歧視和輿論會讓本就自卑的他們心靈更多了一層陰影,他們的交往圈子也更容易受到限制,漸漸地有相似經歷的人走到一起,則加劇了社會的動蕩不安。除此之外,建立前科消除制度,也有利于構建一個更加穩定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悔過自新,也能更好的教育和影響下一代人。
消除污點,有利于未成年人更好的步入社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從現實出發,我國目前有許多未成年人身處偏遠的山村,難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很多留守兒童因為沒有父母在身邊管教,很容易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未成年人心智并不成熟,而且處于叛逆時期,容易逆反和沖動,加上當今網絡暴力的影響,未成年人打人傷人的事情經常見諸報端,引起社會的反思。對于犯罪行為并不嚴重的未成年人,我們應該多從保護他們的角度出發,在積極引導,給予一定刑罰的同時,也要關注其今后步入社會的生活狀況。如果帶著污點的記錄繼續求學、工作,可以說對他們都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建立此項制度,也符合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關規定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方針,即“教育、感化、挽救”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形事政策?!额A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依法免予刑事處罰、判決非監管刑罰、判處刑罰宣告緩刑、假釋或刑罰執行完畢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七條規定,解除羈押、服刑期滿的未成年人的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對于未成年人的犯罪主要從保護的角度出發,以教育感化為主,引導他們正視自己的行為、改過自新,更好的步入社會。未成年人是我國未來的建設者和領導者,可以說建立這一制度,不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發展,更有利于我國未來的建設和發展。
總體來說,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引入我國是符合國情和時代需要的。對于國外的經驗,我們不能照搬,也不能完全不予理會。需要在逐步探索的基礎上,發展出一項符合我國司法現狀的新制度,以更好的應用于實踐中,促進我國司法進程的發展。
二、關于構建我國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的思考
(一)構建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的阻力
我國刑法明文規定了前科報告制度,這可以說是和輕罪消滅制度的出發點是正好相反的。而《法官法》第10條、《檢察官法》第11條、《人民警察法》第26條均規定“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不得擔任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边@些規定都與未成年人輕罪消滅制度的建立增加了一定的阻力。
除此之外,建立輕罪消滅制度需要多個部門的共同協作,從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都需要消除未成年人的污點記錄。同時在批準時,也要決定由哪個部門來進行,以及做好及時通知的工作。這將增加一定的工作量,加大了執行難度。同時筆者認為除了消除污點記錄,對于未成年人的犯罪信息予以保密也是很重要的,否則未成年人在社會上也難以避免他人的歧視和輿論的壓力,那將從根本上消除了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除制度的對于未成年犯罪者的保護作用。
(二)構建輕罪消滅制度的幾點構想
我國是人口大國,未成年犯罪在各種犯罪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梢哉f如日本的自動消除前科的制度,在我國并不可行,在制度的初設探索階段,更加需要小心謹慎,所以筆者認為建立有條件的前科消滅制度對于我國是更適合的。
對于此種制度的建立,我覺得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步驟,在此構想如下:
首先,這一制度是為了更好的保障未成年人的權益,但是畢竟他們是曾經犯罪的人,所以對于他們獲得輕罪消滅的條件需要有嚴格的規定。年齡上,以犯罪時十八歲以下為準。對于“輕罪”,是需要仔細斟酌的。我國刑法100條規定的前科報告制度第二款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我覺得對于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規定,也可作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的參考。因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期較輕,多為對于社會沒有重大危害的犯罪,如尋釁滋事、聚眾斗毆等,所以這樣的未成年人也更容易被感化和教育,其行為也更易矯正,對于輕罪的未成年人,保護比懲罰對于他們的成長更為有利。
其次,消滅污點記錄也需要有嚴格的程序,如如何申請、有誰考察、批準,以及考察的期限等,都是需要考慮在內的。申請人可以為本人或者本人的監護人,這也更能體現當事人的自主意思表示;考察和批準則應當由平日和未成年人接觸的有關單位如學?;蛘吖ぷ鲉挝幌蛩痉C關如實匯報,并經法院或者檢察院等有關人員進行批準后施行;
對于考察時間,筆者認為,為了更有利于未成年人更早的不帶污點的步入社會,考察的期限不易過長。國外的有關立法值得借鑒。如《俄羅斯聯邦刑法典》95條規定:“對年滿18歲以前實施犯罪的人,本法典第86條規定的消滅前科的期限應予縮短,分別為:1.因輕罪或中等嚴重的犯罪剝奪自由刑的,服刑期滿后經過一年;2.因嚴重犯罪或特別嚴重犯罪而剝奪自由刑的,服刑期滿后經過三年?!边@種對于未成年人前可消除的考察期限的規定以及對于輕重刑不同的規定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綜上所述,構建未成年人輕罪消滅制度雖然在我國面臨一定的阻力,但是對于我國構建和諧社會、以及更好的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筆者認為,可以在借鑒外國的立法實踐上,進行符合我國國情的有特色的制度探索,為我國建設法治社會和更好的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顧文:對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的思考和制度設計. 中國檢察官, 2009.
[2]李兆杰:論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的構建.現代商貿工業,2011.
[3]朱方鴻、錢青峰: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有條件消滅制度研究.法制園地,2009.
作者簡介:回懿(1992-),女,山東青島人,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法學專業,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