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國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到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積極響應新的教學思想,并且將這種思想貫穿于整個教學工作的始終。圍繞初中歷史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進行創新教學展開論述,希望能夠通過對新教學模式的分析,進一步提高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創新教學;教學模式;歷史
新課程改革標準中已經明確提出: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注重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來說,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要重視對學生歷史學科興趣的培養。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并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才能為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奠定基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到來,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的教學標準,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面對這種局勢,需要教師不斷擴充課堂知識,并且要掌握好將課外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的尺度,將兩者進行合理的分配。此外,教師要想培養學生對中學歷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就必須要做到準確地抓住學生學習的最佳時機,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疑問,并且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夠順利的解答疑惑。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學好歷史的信心,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中學歷史課堂已經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取歷史知識。然而,對中學歷史教師來說,對歷史學科進行創新的關鍵就是要重點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情境設置,通過多媒體課件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來模擬歷史教材中所描繪的歷史情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強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編演歷史話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歷史人物,并且通過自己對歷史人物以及他生活背景的了解,進行人物演繹。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演繹歷史人物時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聯想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環境,進而提升學生的整個創新思維。
三、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意識
對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自身的約束力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很難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來。因此,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學生對中學歷史產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競爭學習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向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通過組員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進而完成任務。這樣一來,不僅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歷史課堂中來,同時,也在合作學習、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初中歷史教師要想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并且,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就必須要遵循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學標準,對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能力的培養、創新思維的培養等,只有這樣,才會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姜大明.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的開發與利用策略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1).
[2]徐玲燕.淺談新課改形勢下初中歷史創新教學之我見[J].中學教學參考,2012(09).
(作者單位 四川省營山縣駱市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