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趨勢,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模式也出現了新變化,給予廣大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帶來了新氣息,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關于現行思想品德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思想品德;模式;人性化教學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學科,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樹立新教育觀念,以學生為基礎
1.面向全體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照顧落后學生,鼓勵、支持、認同資質不同的學生,對于家庭貧困、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特殊關懷和照顧。
2.關懷每個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交流、溝通、啟發、互動中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統一。
3.欣賞每個學生,實現公正評價,堅持正確的思想道德價值導向,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建立完善學生成長檔案,做好學習過程與考試結果的綜合評價。
二、開展人性化教學,以課本為基礎
1.從整體把握課本,講授知識要點,規劃教學目標,制訂教學計劃,擬定教學主題,幫助學生成為有責任心、積極健康的公民。
2.重視實際,不照本宣科,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以新設計呈現課本內容,發掘教材與學生經驗和實踐的聯系,增強教與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靈活使用課本,創新教授,認真研讀課本,創新性拓展課本,善于利用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教學實踐轉變為以學生學習行為為主的過程,增強學生的情感共鳴和探索欲望。
三、增強學習效果,以發展為基礎
1.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覺探索,激發學生自主心理,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激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知識能力的遷移,實現深化發展。
2.重視合作學習,培養團隊精神,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發表見解,交流看法,分享思考,促進信息交流,通過小組討論,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加強學生道德實踐,增強社會責任感,學生通過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拓展知識視野,深化知識結構,豐富生活經驗。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課堂教學的改革,增強道德教育力度,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組織學生參與道德主題教育活動,深化道德感化,拓寬道德視野;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熱心公益,開展社會調查和服務。切實實現思想道德課程的高效性、實踐性,將思想道德的課程精神貫穿于生活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發展意識、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丁明霞.初中思想品德課無痕教學的實施策略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
(作者單位 重慶市豐都縣仁沙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