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蕓
摘 要:近年來為了加大新課程改革力度,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全國教育系統內大力推行了生本教育,學案教學法在學校教學活動中也得到了廣泛推廣。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思考
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闡述了在新課程背景下以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的學案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程中的運用與思考。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在學習這個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所以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一個意義建構的過程。基于這種理論形成的“學案教學法”就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以教師的指導為主導,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學案教學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把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很好地結合起來,對高中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要將學案教學法與多種教學法相結合,以期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學案教學法在落實基礎知識內容時具有簡明、快捷、易操作的優點,但同時會帶來在教學中往往偏重于知識性的內容,而引發學生興趣點的內容較少的問題,缺乏情感的共鳴,也就無法達到歷史學科的德育目標,所以學案教學并不能完全拋棄其他教學手段,而應該與其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的應用相結合起來,把情趣融入課堂教學中,引發情感的交流與思想的碰撞,使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讓學生能在思考中獲得認知的提升,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二、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到精講釋疑,重難點突出,切忌面面俱到
對于每一節課學案上的內容,一定要悉心選擇,精選精練。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只需一帶而過,而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在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進行重點講解,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達成共識,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學案教學成敗與否取決于是否充分調動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目前在傳統教學的思維模式下,教師對學案的使用過程還不夠流暢,課堂上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活動的時間有限。在今后的實踐中,要敢于放手把課堂交給學生,保證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活動的時間,更加注重學案設計的問題要有思考價值,創設的情境要豐富有內涵,開展的活動要多樣有創意,如,討論、辯論、演講、模擬角色、新聞發布、學生講課等均可依據具體教學內容科學選擇,要全方面、多層次地引導、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勤于動腦、動手。
四、典型題演練要求學生當堂完成,要把自做與討論嚴格分開,保證個人的學習效果
讓學生通過練習既能消化、鞏固知識,又能為教師提供直接的反饋。學案學習是個過程,課程結束后教師應該對學生學案的完成情況作一了解,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做針對性指導,做到有的放矢。這種以課時為單位建立起來的學案應該具有連貫性,便于學生留存裝訂成冊,方便今后的復習。
五、要建立符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學案教學模式
不同學科由于內容的差異授課方式必定會有所區別,在高中不同年級歷史課程的難度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學習其他學科學案教學法的同時要結合本學科的實際情況,不能單純追求模式上的一致。學案教學法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教師精講釋疑之前保障課堂知識的自主學習和基礎知識的掌握,為了不增加學生課外學習的負擔,在課程難度較小的年級就可以更多地在課堂上實施學案教學的各個環節,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在更高的年級,伴隨課程難度的加大和對學生能力要求的提高,就應該針對新課程、練習課和復習課等不同的課程類型來設計適應教學內容的側重點不同的學案,在使用方法上也可以不拘泥于某種套路。同時如果在課堂上強調了精講多練,那么在課下就應該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來進行預習和復習的工作, 這樣,歸根到底還是要落實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上。
綜上所述,學案教學法的理論設計和實踐運用,是我國教育界借鑒和運用建構主義理論,結合我國教育的實際情況而進行的有益嘗試,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符合當前我國中小學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我們的教學實踐和運用中,也充分證明了學案教學法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但目前我們對建構主義理論的理解和研究還不夠深入,如何正確看待和運用學案教學法的弊益,揚長避短,將有待于更進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改進。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青海師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