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勤
關鍵詞 大黃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 應用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被激活后引起胰腺及其周圍組織的自身消化的化學性炎癥,按病理組織學改變,分為急性水腫型胰腺炎與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在此,探討急性水腫性胰腺炎在內科持續胃腸減壓、抑制胰酶的分泌及活性、制酸、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綜合治療的同時,中藥生大黃的應用。
資料與方法
對象: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患者。
劑量:①生大黃100~200g,冷水浸泡半小時,大火煨漲,改為小火再煨0.5~1分鐘即可。②生大黃200g,開水800~1000ml浸泡半小時。
方法:每次取上述低溫大黃水60~100ml,胃管內注入,之后夾閉胃管約1小時,3次/日。
目的:大黃水注入2~3次后,即6~8小時后,出現排便,大便保持2~3次/日即可,如便次較多,可減少注入大黃水的次數和劑量。
討 論
大黃性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有活血祛瘀、瀉火涼血、攻積導滯、利膽通黃之功;被歷代醫家所推崇,唐容川稱其為“血中氣藥”,張仲景創立大、小承氣湯、大黃附子湯等30余種方劑。其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如酒大黃、大黃炭等,其用途也有所不同,酒大黃多用于目赤咽痛,大黃炭多用于嘔血、便血。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大黃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日本已從大黃中分離出120多種成分,化學結構明確者已達60多種,我國也從大黃中分離出2個止血有效單體、抵制胰酶10個和降高血脂有效部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血、利胰抑酶、瀉下、降脂等作用[1]。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臨床表現為腹脹、腹痛、嘔吐、大便不通等,屬中醫實證熱證范疇。《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208條所設大承氣湯,為陽明腑實證下法代表方,組方:酒大黃12g,炙枳實24g,炙厚樸24g,芒硝6g,大黃為君藥,其余3味為臣藥、佐藥,共同作用,有藥猛力專,峻下熱結之功。僅大黃一味,量輕則起效緩慢,故常給予100~200g。
大黃治療胰腺炎,與其以下作用有關:①通便,從而使腸道內壓力降低,并使腸道內細菌數量減少,有利于胃腸黏膜屏障,減少細菌移位。②擴張血管,改善胰腺血循環。③有抗菌作用。④對十二指腸有舒張作用,促進膽汁分泌,并能解除Oddi括約肌痙攣。⑤抑制胰酶的分泌和活性,從而減少胰腺的自我消化[2]。⑥大黃能提高胃內PH[3]。
大黃價格低廉,治療效果確切、安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嚴基東.大黃的藥理學及臨床應用.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6,27(4):62-63.
2 張瑞雪.淺談大黃瀉下以外的功效.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8,10:1217.
3 陳德昌,李紅江.大黃在危重病急救領域的藥理作用機制.中國危重急救醫學,2000,7(7):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