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夏琴
摘 要:高中地理教師要更新理念,必須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然后認真研究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的結合節點,并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優化流程;認知規律;提前預設
地理作為傳統學科,課堂是其基本的教學陣地,也是我們傳授知識和學生學習知識、提升技能的主要途徑。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發展,傳統的滿堂灌和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被淘汰,代之以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優化高效的課堂流程。所以,一線地理教師就必須革新理念,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然后認真研究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的結合節點,并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活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從而激勵大家放開束縛開展課堂互動,最終提高教學效率。鑒于此,筆者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對高中地理課堂流程如何優化進行討論和總結。
一、精心備課,預設生成
古人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課堂教學也應該提前精心備課,對知識發展和學生認知進行預設生成。由于新課改主張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學生是具有獨立見解和思想的認知個體,課堂上出現不同意見在所難免。所以,備課過程中,我們要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對同學們可能出現的疑點、難點和新思維進行指導預演。一線地理教師更要放下架子,認真研究學生的認知層次、個體差異、心理認知需求,然后才能從同學們的“最近發展區”展開精心預設。例如,我們在學習有關“保護環境”內容時,筆者就根據我班學生的認知傾向進行了如下課堂預設互動:借助多媒體讓學生看一些諸如“太湖藍藻”“青島滸苔”等環境污染觸目驚心的畫面,讓同學們觀看無錫人守著太湖買水喝,青島人面朝大??础安菰钡膶擂螆雒?。然后讓大家思考:諸如此類情況是怎樣造成的?如果太湖水繼續污染下去,太湖流域的經濟圈會不會受影響?滸苔不根治,青島漁業和旅游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列舉大家比較熟悉的周邊環境污染的實例,表達自己對環境保護的觀點,并給出有效建議。如此進行情境備課和問題引導,讓學生從形象具體的方式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和嚴重性,觸動學生探索學習的發機,為知識的動態生成奠定基礎。
二、精彩導入,牽引注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靈感的先導。因此,課堂伊始我們一定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結合新知識巧設導引方案,或巧設懸疑,或形象生趣,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驅動積極自主探索活動,發掘潛能,鞏固創新。
如,我們在教學“地震”相關內容時,筆者開課就設置懸疑:2011年日本發生地震,引發海嘯。日本是經常發生地震的國家,平均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借用大家都關注過的大地震記錄,讓同學們回顧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激發他們渴望了解地震,規避地震災害的探索欲望,為接下來的主體內容教學活動奠定基調。
三、發散思維,課堂互動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互動的過程,高中地理教學中也會出現同學們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和現象,這就要求我們解放思想,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解讀抽象概念,最后我們再進行統一歸納和整理,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用最優化的方案去認知和理解。如許多同學對鋒面系統與天氣的知識理解困難,于是筆者就倡導大家分別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方式:有的同學通過示意圖來理解;有的同學設計了形象的角色表演來引導大家認知;還有的同學結合秋天某一場令大家印象深刻的雨,從下雨前的天氣特點開始分析闡述了冷鋒、暖鋒、雨區等地理概念。如此設置,讓大家分別說出自己的理解方案,可以取長補短,增進最優化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地培養了學生的地理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
四、當堂總結,扎實基礎
當堂總結是幫學生回顧知識、扎實基礎的重要手段。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創設疑問,牽引著大家來回顧當堂知識要點。例如在學習《大規模的海水運動》之后,筆者就引導同學們對洋流規律進行當堂梳理和總結:(1)中低緯大洋西岸為暖流,東岸為寒流。(2)中高緯大洋西岸為寒流,東岸為暖流。教師在此基礎上再次設疑:除了大家總結的規律外,你還能概括出哪些分布規律(如中低緯洋流呈反氣旋型流動;中高緯洋流呈氣旋型流動等)?在課時結束時,提出新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新的求知欲望,為下一節課的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形成無窮的意味和悠遠的教學氛圍。設置富有思考性的問題,就會演奏出靈動的課堂,彰顯自主學習的魅力,使得課堂激情飛揚。
上文是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優化高中地理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的討論與總結。教學實踐中,我們不要盲目遵從,我們要注意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聯系教學內容的特點來適時進行教學方案調整,這樣才能最大化激發學生探索欲望,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偉.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實踐新課標的一些體會[J].考試周刊,2009(24).
[2]藍新娟.高中地理課堂探究性學習的流程與實施[J].地理教學,2012(04).
(作者單位 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連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