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偉
摘 要:隨著國家轉方式、調結構的一系列戰略部署,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職業學校要不斷加強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機械基礎課程作為機械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如何激發學生興趣、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成了擺在授課教師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
關鍵詞:機械基礎;自信心;學習興趣;創新素質
隨著國家轉方式、調結構的一系列戰略部署,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職業學校要不斷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因此,為了實現該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必須加大機械基礎課程的改革力度,從教學模式上尋求創新。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機械基礎課程的特點是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要使學生真正喜愛上這門學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習自信心顯得尤為重要。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職校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較差,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在教學中更要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一堂課,要好好重視課程的導入,可把學生帶到實訓車間,通過參觀現代化實訓操作設備,激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和喜愛,同時指出機械基礎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對學好本專業意義重大。通過直觀感受,使學生明白自己學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學,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職校學生普遍對課堂理論學習信心不足,學習中一旦遇到障礙,自信心會迅速下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的鼓勵和在教學內容上的引導顯得極其重要。教師需對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思考和挖掘,從各個方面對課程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結合中職學生心理特征,調整授課計劃,讓學生學一點會一點,重拾學習信心,建立學習興趣。
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在機械基礎課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思維效率,有利于學生發揮創造性。
1.引導學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思維效率
機械基礎教學中,有許多概念理論的教學需要借助于形象思維來進行,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該善于引導學生以形象思維手段來理解和把握一些概念和理論,就會收到化難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因勢利導,發揮學生在理解問題過程中的創造性
形象思維的主要形式是聯想和想象,而很多理論和發現也正是在聯想和思維的推動下發生和發展的。例如,在講解曲柄滑塊機構時,只要通過變換不同固定件的自制教具,并做適當演示,學生就很容易地聯想到所見汽車的翻斗起落、發動機的曲柄連桿機構、壓力機的鍛壓等,并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其效果往往會超出老師的預想,從而有力地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創造才能和學習熱情。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1.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素質
優化教學方法就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培養創造性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既注重基本理論的講授,又要結合生產實例進行分析討論,改變老師唱獨角戲的局面。多采用“案例法”“項目教學法”等優秀教法。
2.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實踐是知識的源泉,實踐性教學對于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課程教學中,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生產實際。例如,對減速器的結構分析及裝配,可使用生產實用減速器進行結構分析、拆裝實驗等。這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高實踐教學的能力,具有較高的創新素質,才有利于促進教學相長,培養出創新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