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花花
愛,是事業杠桿的支點,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的價值;愛,是成就夢想的基石,有愛就能實現教書育人的夢想;愛,是心理溝通的橋梁,能正確地融洽師生關系;愛,是“營養品”,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身心健康。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以愛感“心”,以嚴促“行”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以“慈祥的母愛”為感情基礎
在我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總是把學生當做親人,以慈母的心腸對待每一位學生,時時把學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學生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尤其是對生病的學生更是關懷備至。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我班學生魏曉燕肚子特別痛,有個學生跑來向我報告。當時我也已經休息了,但是一聽到這個消息,我馬上起床去宿舍查看,原來是女孩的特有病“痛經”。我馬上把自己的暖寶拿過去,并讓她服了止痛藥,病情稍緩之后才回到宿舍。由于我們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父母不能隨時照顧他們,我們教師就是他們的“父母”,關愛他們就是我們的職責。正因為和學生的長期相處和對他們的點滴照顧,才使學生有安全感,才能信任我們、尊重我們。
二、以“嚴格的父愛”作為管理手段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大,思想的復雜,教師的愛更應突出“嚴”字,這個嚴就是指嚴格要求。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并不是簡單地恐嚇、打罵等粗暴的簡單的教育方法,而是嚴厲批評和循循善誘的有機結合。當然,有時候也會出現“恨鐵不成鋼”的急躁情緒??刹僦^急往往適得其反,甚至會留下終生遺憾。我的管理班級的原則是以正面教育為主,獎懲分明,充分發揮班干部的職能作用,值周學生要每天如實反映情況。一旦有違紀行為,嚴格按既定班規處理,任何人不得例外。開學初,我班有個別學生溜出去打電子游戲機,我一方面巡視,一方面發動學生舉報,并對外出學生進行嚴肅處理。一周后,這種歪風已經在我班銷聲匿跡。
三、以循循善誘作為愛的主旋律
良好班風的形成更要靠班主任的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從內容來說,有時候要有針對性地選學有關文章,或召開主題班會。如上次學校開展得學習青海玉樹公安民警才旦多杰;到烈士陵園掃墓等活動時,我抓住這個“大氣候”,除了宣講英雄們的動人事跡外,還舉行了以“談人生價值”為專題的小型演講會。讓學生明確人活著究竟為什么,應該怎樣活著。每看一次電影、圖片展等都要求學生寫出觀后感,目的是讓每個學生在每次活動后都要有收獲。另外,對個別思想滑坡的學生的轉化工作更有細心、耐心。例如我班的李峰同學,上課不專心,下課打架成癖,經常惹事。我找他進行面對面的談話不下20次。后來,他不僅改掉了打人的惡習,還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有益活動。特別是一次助學捐款,別人都捐1元,而他卻主動捐了5元。
四、“寬容待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動力
所謂“寬容”,就是班主任對學生所犯的錯誤不性急、不暴躁,而是采用耐心、冷靜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反省,達到自我認識,自覺糾正的態度。班主任的胸懷應該是博大的,既要愛“白天鵝”,也要愛“丑小丫”。學生就是因為不懂事,不成熟才來學校學習的。學生的天性特征就是好動,換言之就是好奇、好玩、好鬧、好表現,他們出點問題、犯點錯誤,完全是正常的現象,大可不必大驚小怪,更沒有談虎色變的必要。比如,面對學生中出現的早戀現象,教師首先不必生氣,應該冷靜地從學生的心理、生理去思考一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我遇到這樣一位學生:他對老師極不信任,對家長極不孝敬,對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成績在班級倒數,幾乎沒有在學校待下去的欲望。后來,他慢慢地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女同學身上,喜歡給女同學買小禮物,引起女同學的注意,博得女同學的歡心。長此以往,影響了好多學生的學習成績。針對這件事,我反復找他談心,熱情誠摯地給他講了老師和家長的良苦用心,耐心地引導他認清形勢,并引導他糾正錯誤,接受教育,樹立理想,奮發讀書。經過多次教育,他慢慢地投入到了學習中,并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
五、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學生的紐帶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啟開學生心扉的鑰匙。只有對學生以誠相待,尊重信任他們,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圍,做好細致的導行工作,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可親、可敬,他們的心靈之窗才會打開,教育才能湊效。
在教育實踐中,我總結了這樣一條經驗:師生情感好,教師表揚,學生認為是鼓勵;教師批評,學生認為是愛護。表揚和批評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如果師生關系緊張,表揚,學生認為是哄人;批評,學生認為是懲罰。在這里,批評和表揚就被認為是教育的障礙。所以,只有真正地從愛學生之情出發,教育才會有效。這又一次證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曾教過這樣一個學生:只知道貪玩,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還愛搞惡作劇,經常和別人鬧意見,老師怎么批評和幫助都不聽。我找他談話,他不配合。我開始主動接近他,投其所好,并對他的每一點微小進步都予以熱情的鼓勵。有一次在勞動中他表現積極,我突出表揚了他。自那以后,凡是遇到勞動他都搶著干臟活、累活,他進步了,師生關系發生了變化。之后,師生之間逐步有了交流,學習上也積極上進了,各個方面都有了明顯的變化。
六、用愛發現“閃光點”是教育的藝術
有位名人說過:“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天才,只要你去發現?!钡拇_,每個學生都有其獨到之處,只是我們沒有細心地留意,讓他不經意間從我們的眼皮底下溜走。在這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發現學生閃光點的樂趣。以前的我,總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對他們的一點兒缺點和錯誤,如臨大敵,總要費上一番功夫。尋找學生的不足成了我工作的主體,結果是苦了自己,累了學生,而且收效甚微。后來,我不斷深入學生中,挖掘其長處,幫助他們克服短處,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到興趣方面來,并不失時機地去鼓勵和幫助他們,調動他們上進的內動力,滿足他們求知求成的需求,使他們體會學習的樂趣,分享成功的喜悅。同時,我充分利用活動課、班會課,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創造競爭的氛圍,盡量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強化他們的參與意識,展現自我。在活動中,我還注意培養學生成才的信念,引導學生實現“我不行”到“我能行”的根本性轉變。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