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紅
摘 要: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結合教學經驗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培養方法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時代賦予教師的神圣使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
一、營造民主氛圍,使學生敢創新
營造一種和諧、民主、平等、融洽的課堂氛圍非常重要。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感到寬松自由,不受壓抑,創新的火花才有可能迸發出來。傳統的教育,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出題,學生做。這種滿堂灌、填鴨子式的教學方式,始終把學生放在被動的位置上,學生只有被動地接受現成的知識,不要求創新,當然也不可能有創新。只有在自由、寬松、和諧、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有親切感、安全感,才能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創新的潛能。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心情才會放松,思維才能活躍,創新的精神才能得以展現。
二、喚起創新欲望,使學生想創新
現代生理學和心理學告訴我們,人人都有創新的欲望和潛能,小學生尤其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鼓勵學生創新,促使學生積極思維,激起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解題的積極性,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注入永久的活力。
倡導學生勤思、善思,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善于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實踐,使知識穩固在自己的腦海里,并敢于突破舊知識的束縛,大膽開拓、標新立異。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勝心。只有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好勝心,允許他們你追我趕,爭強好勝,課堂中才會有創造性思維火花的出現。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要鼓勵學生不唯書,不唯師,敢于懷疑、反駁、否定別人的理論。
三、啟發想象,使學生會創新
想象是創新的前奏,任何創造性活動都離不開想象。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善于發現問題,誘導學生大膽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學生學好有關的基礎知識。其次,新知識的產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潛在的因素,創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誘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自己要有創新精神,而且還應當珍視學生的思維閃光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同時,鼓勵學生創新,培養創新積極性,誘導學生大膽猜想、聯想、想象,活躍學生的思維。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努力。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復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