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嫚
摘 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是每個教學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標。作者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工作,從情感傾注、教材使用、學習方法、閱讀拓展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以期對小學語文教學實際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教學質量;提高策略
近幾年,新課改逐步滲入到日常教學中,當前教學的指導思想也變為“以人為本”。小學語文教師承擔著啟蒙教育的重任,不僅要傳承傳統教學中的優點,更要因材施教,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更明顯,完成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
一、設立問題情境,調動探究的興趣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有個著名的觀點,就是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這種需要在兒童的精神世界尤其強烈。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自主地去探索新知識,我們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立探索問題的情境,提供自主深究的機會。
1.設立問題情境的方法種類繁多,靈活選擇。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地設計者應該是教師,一個優秀的問題情境,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的思考。設立問題情境大概有以下幾種辦法:①聯系實際生活進行靈活的問題情境設立;②利用邏輯推理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立;③利用同類比較推理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立;④直接用電腦多媒體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立;⑤借用啟蒙童話故事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
2.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在不斷探究中被激發的,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引導。愛因斯坦曾經指出,提一個問題的價值遠遠高于解決一個問題。思維的開始是問題。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的靈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成為當務之急。在全部語文教學中,不管你采用哪種方法,提煉文章主題也好,分析人物形象也罷,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毫無疑問就能提升學習效果。最精湛的教學藝術是什么?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那就是讓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所以教師在課題研究中,要注重對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這方面的引導。經過多年探索,我總結了以下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①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發現問題,以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要鼓勵學生,一句鼓勵的話語或者一個贊許的眼神都是激勵學生的好辦法,這些對你來說或許微不足道的動作,是連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加強彼此的溝通和了解;不要去輕易否定一個人,要有選擇地允許學生犯“錯誤”。②為了讓學生能廣泛的提問題,要靈活地用各種教學方法。比如做游戲、觀察比較、演講比賽、課外實踐等,通過這些游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③為了讓學生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教師要注意對問題把關。
3.把主動性交給學生,讓他們在探究中進步。思維的開端就是問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就是問題解決的過程。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后,教師該知道學生解決問題,鼓勵他們通過自己動手,嘗試多種途徑去解決問題,比如查找資料、發散性思維、和別人溝通等。這有益于學生提升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和老師影視平等的教師也是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開心和悲傷的事。有些教師不能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并將其帶到教學中去,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工作,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有的老師靠整天嚴肅的面孔在學生中樹立威望,這種做法大多數情況下會讓學生覺得這老師不近人情,進而從內心畏懼,時間久了便會疏遠。平等的對話才能使語文教學會更好地進行,這是《語文教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的。典型的代表就是閱讀教學。閱讀不僅僅是因文會意地去理解文章的內容,更是以文會友的對話行為。在這點上,學生和教師的角色一樣,都是文本的讀者,都要通過文字和作者進行跨地域、跨時空、涵蓋各個方面的交流。每個人都有特定的交流,領悟也不同。我們不提倡用你的領悟反對他的領悟,更不能將自己的領悟強加給對方。最好的方式是“共享”,師生之間共享領悟、共享人生智慧、共享所有的收獲等。第一,老師要注意對話的平等性。“你真是太棒了,能領悟這么多老師沒有想到的東西!”第二,要加強隨機應變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要表達的內容和表達的方式,機靈妥善地處理突發事件。
三、面向全體和注重個體差異是教學中應注意的測試一堂課的教學效果,通常情況下是看學生是不是已經很好地掌握了這節課老師傳授的知識。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劃分好梯度,然后因材施教進行教學活動。比如在課堂上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對梯度不同的學生依次進行提醒、指導、啟發。
小學生好奇心很大,教師上課時首先要講些關于課文的故事,并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相關問題。 然后進入講解課文,并不斷與講過的故事聯系,加強學生的記憶。 最后讓學生回答問題,暢所欲言,不正確也要鼓勵。 寓教于樂,教學相長,你要不斷學習,給孩子一杯水,就要有一桶水用做游戲的方法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尊重孩子的特點!把他們帶入你設計的情景中。我記得小學有一篇課文叫《海底世界》。
(1)上課前可以拿一些海底的動植物的標本或塑料模型讓同學們認識,條件可以的話,還可以展示一些 PPT(幻燈片)或放映一些短片。(2)做完上面的工作后,可以叫學生發言,談談是否見過大海? 去過海邊? 海里有哪些動植物?(3)教課文里出現的生字和詞語,配合拼音。 閱讀課文,有感情的讀,分角色讀都可以。(4)講解課文內容 ,不光是老師講 ,還可以讓同學講 ,說看法,談觀點。(5)處理課后練習。
四、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遠程教育資源集多種優點于一體,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生動形象,靈動活潑,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教學方式。同時,光影音結合的方式,把高度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直觀簡潔,使學生通過多媒體所展示的具體內容去感受抽象概念,通過特定的教學情境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五、鼓勵學生通過課外讀物擴展知識面很多名人名言、名人軼事都告訴我們多讀書的好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同時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應鼓勵學生們去廣泛涉獵課外讀物。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萬變不離其宗,教材是最好的立腳點,學生是最好的出發點。合適的活動方式的開展,更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王劍俠.探討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2,14(3):149-151.
[2]李曉玫.優化識字教學策略,促進識字教學改革[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3(1):65-67.
[3]熊雪花.淺議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15(40):134-136.
[4]陳肖林.優化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體系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3(1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