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望麗
摘 要:閱讀,是小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留白”是一種常見的教育教學手段。通過有意識的“留白”,不僅可以引導小學生就閱讀教材的內容展開有目的的閱讀,加深小學生對閱讀教材的理解,還能有效啟發小學生的思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果。總而言之,個性化的“留白”,能夠大幅度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進而有效促進小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的快速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留白;個性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拓展小學生知識面的重要教學方法。適當的閱讀對于小學生的心智發育和智力成長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單純的閱讀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尤其是放任小學生漫無目的地進行閱讀,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但不會得到提升,他們對于閱讀的真正意義也根本體會不到。在這樣的狀態下,教學效果根本難以保證,所以在具體的小學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用“留白”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從教學效果上看,“留白”教學能有效增強閱讀的趣味性,還能提升閱讀教學課的教學效果。
一、“留白”的原則
從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角度出發,要想利用好“留白”,提高閱讀教育的實際效果,就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堅持下列三大基本原則。
1.啟發性原則
“留白”的設計,必須是具有啟發性的。換言之,只有那些真正有啟發性效果的留白才能真正引起小學生閱讀的興趣,達到提高小學生閱讀學習效果的目標。具體說,“留白”具有啟發性,小學生才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留白”的指導展開閱讀,閱讀的目的性才能達到,閱讀的效果也才會被加強。可是,如果“留白”不是具有啟發性的內容或者問題,而且小學生只要仔細查找閱讀教材就行輕易找到“留白”的答案,那么久而久之,“留白”的真正作用就會被小學生誤解,這樣教師就會在閱讀教學中喪失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動權。
2.相似性原則
在設計比較性留白的過程中,相似性原則是一個必須的原則。簡單地說,小學生的閱讀量和詞匯量是有限的,利用留白的機會強調某一組近似詞在特定語境中的用法差異,不僅不會讓小學生弄混這一組詞,反而會讓小學生在閱讀中了解這組詞之間的細微差別。在這個理解的過程中,相似性越強,小學生的思考就越深入,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3.原創性原則
在開放式留白的設計中,原創性是設計的最重要原則。從根本上講,之所以要設計開放式留白,就是為了啟發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基于自己對于事物的理解發散而來的。每一個學生對世界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一個小學生的發散思維也都應該是不同的。同時,只有全面完成每一個學生啟發性思維的開發,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才有意義有價值,所以在開放式留白的設計時,教師必須嚴格遵守原創性原則,為每一個學生留住放飛思想的機會。
二、“留白”的“個性化”
從留白的啟發性、相似性和原創性原則出發,留白的個性化設計應當僅僅圍繞著更好地貫徹這三大原則入手,同時針對這三大原則所對應的不同的留白形式進行具體的留白內容的個性化設計。
1.“主題”留白,增強學生的總結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閱讀的過程中增強總結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啟發式留白的設計時,可以選擇就閱讀段落的主題思想進行“留白設問”。首先,教師可以選擇一個簡單淺顯的段落了解學生普遍的總結分析水平。然后,立足于拉動學生的總結分析能力的提升,在一些比學生的普遍總結分析能力難度略高的段落中,設置個性化“留白”,通過答題難度的提高提升小學生對于答題的興趣。第三步,安排答對的學生和其他學生分享自己答對的經驗,從而促成小學生之間的經驗分享,達到普遍提升小學生總結分析能力的目的。
2.“心情”留白,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近義詞的理解和使用經常容易出現問題。究其原因,對詞語意境的不理解和使用準確度的拿捏不準,是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設計比較性留白,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小學生對于近義詞的理解和使用能力。而小學生最容易自己區分程度差異的就是心情的好壞差異,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在比較性留白的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當抓住在閱讀教材中出現的可以用多個近義詞來描述的心情狀態等內容的閱讀機會,通過個性化留白的設置,讓小學生注意到近義詞在表達“心情”的程度上的不同,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對于漢語詞匯的理解能力和對近義詞的比較能力。
3.“動作”留白,啟發學生的觀察能力
發散性思維的產生,必須要有一個基點。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讓小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和閱讀教材中出現的人物實現心靈溝通的情感交織點,小學生才能基于閱讀教材中出現的人物的角度,用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去解釋這些虛擬人物的心情或者思想。在具體的教學中,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利用這些出現在閱讀教材中的虛擬人物在某一種思想或者情感狀態下發生的動作作為基點。因為人在類似的思想感情狀態下產生的表達心情的動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從動作出發,以“解析動作中所蘊藏的感情、思想、情緒”等為主要的留白設問方式進行設計的留白最容易啟發小學生的發散思維。
對于廣大小學生來說,閱讀課是他們了解大千世界的一扇窗戶。從我國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出發,在小學語文閱讀課上,適當地、科學地應用“留白”教學法,不僅能提升大千世界對于廣大小學生的吸引力,還能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個性化“留白”的設計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同時幫助小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有助于小學生將閱讀的習慣從閱讀課延伸出去,延伸到生活中,培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小學生的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董服相.語文教學的“空白”填補微探[J].中國基礎教育,2008(1):41-43.
[2]郭輝雄.利用課文空白,開發思維潛能叨[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5(4):37-38.
(作者單位 浙江省義烏市大陳鎮大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