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婉文
摘 要: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對班級管理有著重要影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個人品質、思維方式,甚至字跡,都可能對學生產生影響。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采用的方法不同,進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風格。班級的發展,與班主任自身的人格有很大關聯。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應特別注重班主任的人格。從班主任人格理論出發,重點分析了小學班主任人格對班級管理所產生的影響,并提出了提高班主任人格魅力的方法,以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人格;班級管理
一、班主任人格理論概述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格即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具有傾向性的心理特征,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意識。班主任人格即為了適應班級管理的需要,班主任應具備的心理傾向、性格特征、認知方式、行為方式等特質。班主任人格是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教育教學的獨特性要求教師不僅應具備一定的認知水平,還應該具備很好的溝通能力。目前,在小學班主任人格界定方面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但班主任人格對班級管理的作用已經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視。有學者認為,小學班主任人格主要包括七個方面:才干、行事風格、人際關系、外向性、處世態度、善良、情緒性。對小學班主任人格的理論研究,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理論基礎。
二、小學班主任人格對班級管理影響分析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人格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有的外露,有的內斂,有的躁動,有的穩重。其中,情緒外露型班主任的情緒波動較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忽冷忽熱,對班級管理產生不利影響;意志表現型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明確班級管理的目標,且有毅力和恒心,能夠培養出學風良好、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個人認知型班主任往往是根據個人意志處理班級事務,學生情緒化明顯。班主任人格中,以下幾個方面會對班級管理產生影響:
1.愛心
在班級管理中,愛心即通過愛的教育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不是通過呵斥、懲罰等方法。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關注全體學生,尤其是中等表現學生,這些容易被班主任遺忘。如,通過談話方法,多鼓勵學生,得到學生的支持和信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2.民主
教育家魏書生曾說:“凡事多商量。”商量,體現了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也體現了師生平等的觀念。班主任應創建一個民主的班級氛圍,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讓學生暢所欲言,為班級管理建言獻策,形成民主的環境。
3.求真
在學校教育中,首先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其次才是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以求真精神為指導思想,求真,即堅持唯理精神、探究精神,不斷創新、不斷進步。以科學的方法來管理班級日常事務,鼓勵學生糾正工作中的問題。
4.踐履
踐履作為班級管理的中心環節,對班級管理產生關鍵性影響。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可以發現,學生并非缺乏對自身行為的認識,缺乏的是實踐能力。因此,班主任應為學生做好表率,做到知行合一。
三、提高班主任人格魅力的方法
如前所述,班主任的愛心、民主、求真、踐履等人格對班級管理有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應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具體方法如下:
1.關心學生,以愛的教育來感化學生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首先應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關心學生,以愛的教育來感化學生、影響學生。如,在每次考試之后,班主任可以找學生談話,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加強班主任個人修養,堅持求真務實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對班主任有很強的崇拜心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因此,班主任應具備較高的知識修養及良好的情操才能教出好學生。如果班主任只會耍嘴皮子,光說不練,學生也不會相信班主任說的話。在學生心中,教師是學習的引領者,班主任是引導學生進步的關鍵人物,班主任的生活習慣、能力、人格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如,班主任強調要助人為樂、尊敬師長。班主任在遇到一位老人摔倒之后,其兩種不同的做法會對學生產生不同影響:主動攙扶起老人的,學生則會認為班主任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視而不見的,學生則會認為其光說不練、言行不一,班主任的威信也會受到影響。
同時,班主任的人格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重要影響,這是因為班主任的言行、個性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內在心理,進而影響學生人格的形成。如果學生認同班主任的人格,則會不自覺地模仿班主任的行為,并轉化為自己的品質、觀點和思想。在這種心理驅動力作用下,學生會自然而言地將班主任的人格轉化為自己的人格。因此,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重視其個人修養。
3.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創建民主班級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核心人物,必須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在班級管理中,人格魅力固然重要,但班主任管理能力對班級管理也有重要影響。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向全體學生展示了自身的氣質、才能、個性,激發和感染學生,讓學生能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愿意接受其引導。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由于班級管理事務繁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管理好班級必須具有足夠的忍耐力和信心,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同時,班主任還應該明確班級管理的中心思想,如果管理思想比較混亂,甚至朝令夕改,學生難以適應。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學生心里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引導,但由于班級管理思想不集中,難以形成統一的、良好的品質。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征求學生的意見,發揚民主思想,不斷提高其管理能力,彌補人格方面的不足。
4.事必躬親,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班主任要想提高其人格魅力,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事必躬親,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從學習生活方面來看,班主任應督促學生形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從班級管理方面來看,班主任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注重培養班級凝聚力,培養學生關心集體、樂于助人、注重衛生等良好習慣。在班級日常管理的基礎上,班主任還應該對其細節進行把握,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再者,班主任還可通過表彰先進的方法,對一些表現好的學生進行獎勵,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人格對班級管理有重要影響。其中,班主任的愛心、民主、求真、踐履等人格對班級管理影響深遠。因此,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須在其人格方面下功夫。首先,應關心學生,以愛的教育來感化學生;其次,加強班主任個人修養,堅持求真務實;再次,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創建民主的班級;最后,事必躬親,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創建先進的班集體。同時,還應該選拔優秀教師來擔任小學班主任工作,注意班主任自身素質,才能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為學生樹立榜樣。
參考文獻:
[1]肖春華.小學班主任人格對班級管理影響的探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0.
[2]熊允.班主任的人格形象與班級管理[J].讀與寫:下旬,2012,3(09):242.
[3]張俊先.淺析班主任人格魅力對班級管理的影響[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01):105.
[4]陶彩蓮.做一個有魅力的班主任:淺談班主任魅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學生之友:小學版(上),2012(02):78.
[5]中達娃卓瑪.當好班主任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下旬,2012,9(09):268.
[6]藍盛志.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204-205.
(作者單位 浙江省浦江縣前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