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英
摘 要:熱愛學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是教師搞好教育教學的必備條件。教師要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必須做到熱愛學生。
關鍵詞:教書育人;熱愛學生;師生關系
熱愛學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孩子們離開父母來到教師身邊,他們從師的感情雖然強烈,但是他們喜歡哪位教師,愛哪位教師,才肯聽哪位教師的話,并能相信尊重哪位教師。蘇聯教育家捷爾任斯基說得好:“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學生感到教師真誠的愛心時,他們就會對教師敬而愛之;如果他們發現教師嚴厲冷酷時,他們就會畏而遠之,甚至避而抗之。可見,熱愛學生,對學生奉獻出真摯的愛,是取得學生信任的基礎。
熱愛學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必備條件。要想奠定教書育人良好的感情基礎,教師就要熱愛學生,要對全體學生中的每個人都關心、愛護、尊重、理解,并且對學生的關愛需建立在平等公正的基礎上。教師要樹立全面熱愛學生的教育思想,要正確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全體學生要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教師對學生缺乏感情、態度冷漠,隨心所欲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會引起學生的厭惡和反抗,這會成為教育、教學的一大障礙。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發生,教師要努力成為學生的“精神關懷者”。因為我們所從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勞動,所以教師要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成績,更要關心他們的情感、情緒。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學生,感到跟學生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好人,善于同學生交朋友,關心學生的快樂與悲傷,了解學生的心靈,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還說:“愛是強大無比的教育者。”的確,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是師生共同進步的內在動力。對學生來說,師愛也是一種能夠產生積極接受教育的動力。當學生取得成績,教師用欣賞鼓勵的語言、贊許喜悅的表情、親切愛撫的動作加以肯定時,學生會受到感情的激勵,他們會付出更大的努力;當學生有了缺點錯誤或受到挫折時,教師充滿愛心地分析、批評、鼓勵與期待,會在學生的心里引起感情的共鳴,增強他們克服缺點、改正錯誤、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因此,教師只有全心全意地熱愛學生,才能培養教育好學生,并且對學生愛得越深,教書育人的效果越好。
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天職。要教好書育好人,就必須熱愛學生。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能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去看待、教育、關心,也能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來交流、溝通、合作,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與歡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土右旗明沙淖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