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政
摘 要:文言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種載體,起著傳承文明的作用。文言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效率不高。在新課標下,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的課題,擺在了廣大教師面前。理解文本,加強誦讀,提高課堂效率,學以致用是有效途徑。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理解文本;誦讀;課堂效率;拓展閱讀
長期以來,文言文基本的教學模式始終是教師逐字逐句串講,加上一點古漢語知識的介紹,學生則忙于記詞義、記譯文。學生對文言文的抵觸情緒很大。很多教師也反映文言文難教,在講臺上講得口干舌燥卻是費力不討好。為應付考試,文言課便成了字、詞、句的翻譯課。
初中文言文該教到何種程度,不妨看一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怎樣闡釋的。它要求初中生能“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在考查評價中,這樣規定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文本理解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應當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目的。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效率呢?
一、引導學生自主解讀文本
教材所選文言文大多是淺顯易懂、文質兼美的名篇,課下注釋較為詳盡,學生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可自行解決。要求學生在課下預習的時候,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有難度、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后提出疑惑,先在組內解決,組內依然不能解決的,上課時一并提出由大家共同解決??梢苑攀值牡胤剑M量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自求理解,教師只在關鍵處作些指導、點撥,著眼于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二、在初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加強誦讀
自古以來,誦讀就是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皶x百遍,其義自見?!卑盐难晕闹械娜舾芍匾率煊浽谛?,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識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過誦讀和背誦可以學到古代名篇的構思立意、布局謀篇、語言修辭等方面的要義,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方法:第一步,示范讀課文,應做到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盡可能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第二步,合讀課文,明確節奏。學生一邊隨范讀輕聲誦讀,一邊標畫節奏,對一些難以確定停頓的句子,首先應借助注釋、已有的語法知識,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意,這樣才不致讀破句子。第三步,分讀課文,領會文意。在這一階段里,教師可設計形式多樣的誦讀活動,如,個人讀、分組讀,可配樂朗讀,也可開展朗讀競賽,使課堂上的瑯瑯書聲不絕于耳,使學生以誦讀為樂,養成自覺朗讀的習慣。第四步,齊讀課文,總理全篇,對課文有一個整體認知。通過這樣的反復誦讀,培養了學生的文言語感,學生對全文內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分析、理解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教無定法,能活則靈。一般常用的教學方法都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如果能夠靈活應用、相互協調,就一定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講授法,文言文中提到山水的南北面時常用陰陽的概念,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于漢陰?!薄皾h陰”指漢水南面?!兜翘┥接洝罚骸疤┥街枺胨髁?;其陰,濟水東流?!薄队伟U山記》:“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标庩柲媳弊钊菀赘慊?,學生對此也是一頭霧水,教師可以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太陽光照到的地方是陽,照不到的地方是陰,山的南面陽光照到為山陽,山的北面陽光照不到為山陰;河水的北岸陽光照到為水陽,河水的南岸下陽光照不到為水陰。冬天下雪后,都是北岸的雪先融化,南岸下的雪后融化,即是證明。又如,啟發式教學,教師應該多從這個角度去設計疑難問題,并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再如,多媒體教學,巧用多媒體,不失為文言文教學的一種補充手段,把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用多媒體課件來彌補和豐富。
四、學以致用,拓展閱讀
學生不僅要學好課本上的文言文,還應在學會課內知識的基礎上主動閱讀課外文言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擴展閱讀面,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引導,一方面要求學生閱讀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外文言文;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延伸相關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既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鍛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文言文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興趣,并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和誦讀指導,積極探索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途徑,學以致用,這樣,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會大大提高,教學也將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上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點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錢夢龍.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中學語文教學,1997(04).
[2]劉樹海.初中文言文教學探究.科學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09(02).
[3]林永波.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困惑及其策略.文教資料,2011(06).
(作者單位 河北邯鄲磁縣時村營學區田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