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嬌嬌 朱玉林
摘要: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以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脈,體現著經濟發展的動力。循環經濟的發展不僅離不開金融體系的強力支持,也為金融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本文以曹妃甸工業區為例,結合循環經濟的基本理念和曹妃甸工業區的基本狀況,分析循環經濟與金融支持和發展的關系,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循環經濟;曹妃甸工業區;金融支持;金融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對于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曹妃甸工業區作為我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是我國“十一五”期間投資規模最大、支撐帶動作用最強的重大項目集群。曹妃甸工業區發展循環經濟需要金融體系的支持,借助于金融系在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同時,曹妃甸工業區循環經濟的建設與發展,擴展了金融行業的發展空間。
一、 循環經濟與金融的關系
1、循環經濟的基本概念
“循環經濟”名詞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K.Boulding)提出。循環經濟學目前尚沒有權威的專著,循環經濟的定義并不統一。
循環經濟是把清潔生產、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資源與資源的重復利用融為一體的一種生態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國際普遍接受的定義:“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為核心,以“3R” (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以生態產業鏈為發展載體;以清潔生產為重要手段,實現物質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經濟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
2、循環經濟與金融的相關性
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經濟發展模式,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金融作為一國經濟的核心,在引導資源、優化配置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循環經濟的產業化需要金融支持。循環經濟要遵循“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原則實現產業化就需要科研和技術創新的支持,這些都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投入。只有建立完善的金融體系和制度,才能滿足循環經濟產業化的需求。循環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以及融資需求的多樣性,促進金融機構不斷創新提高服務水平,為金融體系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總之,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前提的循環經濟要大發展自然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綠色化經營就是對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最好的支持。循環經濟為金融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和良好的金融環境。循環經濟和綠色金融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與騰飛。
二、曹妃甸工業區的建設概況
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渤海灣中心地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從2003年開始動工,短短十年的時間,曹妃甸工業區從昔日荒蕪的小島發展成生機勃勃的新型工業化基地,受到世人矚目。曹妃甸工業區是國家首批循環經濟示范區,無論是論證還是規劃建設都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是我國“十一五”期間投資規模最大、支撐帶動作用最強的重大項目集群。曹妃甸工業區到“十一五”末,主要的建設項目累計投資超過3000億元,這就意味著“十一五”期間每天投資達1億多元。
曹妃甸工業區開發建設10年間,在創業者不畏艱險的拼搏中,實施各類建設項目494個,總投資5607億元,無論投資強度還是增長潛力均創造了河北經濟建設史上的新紀錄。如今,總投資1682億元的92個在建項目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世人展現一派繁忙的發展景象。曹妃甸工業區正逐步構建以現代港口物流、鋼鐵、化工、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等產業為主導,電力、海水淡化、建材、環保等關聯產業循環配套,信息、金融、商貿、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循環經濟型產業體系。曹妃甸工業區正以驚人速度向又一個“鹿特丹”前進。
三、曹妃甸工業區金融支持與發展的問題
1、潛在貨幣需求量大,融資渠道有限
曹妃甸工業區以2003年3月修建通島公路為標志,正式拉開開發建設序幕,截至2011年底,曹妃甸累計完成投資3000多億元,吹沙造地200多平方公里,遷曹鐵路、唐曹高速、青林公路、供水供電工程、綜合服務區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項目承載能力不斷增強,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這些基礎設施和主要項目的建設資金投入巨大,前期主要依賴于政府投資和銀行信貸,融資渠道十分有限。而據曹妃甸新區介紹,2011年曹妃甸新區計劃實施續建、新開工及前期項目422個,總投資5479億元。再加上其他被帶動的中小項目以及未來曹妃甸工業區潛在發展動力,曹妃甸工業區潛在貨幣需求量大,但單一的政府投資和銀行信貸并不能滿足曹妃甸工業區巨大的貨幣需求。
2、資本市場不健全,金融體系亟待完善
從曹妃甸新區了解到,現有的金融機構主要以銀行為主,先后成立中國工商銀行曹妃甸支行、中國建設銀行曹妃甸支行、中國銀行曹妃甸支行等幾家國有銀行機構,僅僅如此不能滿足于曹妃甸工業區循環經濟發展需要。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循環經濟企業對證券、保險、信托、理財以及資本運作等方面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就需要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不斷拓展業務,進一步完善曹妃甸工業區的金融體系,健全資本市場,為曹妃甸未來循環經濟的深入發展創造有利的金融環境。
3、信貸規模有限,投入力度不足
曹妃甸工業區融資渠道主要是單一的銀行信貸的根本原因是在曹妃甸工業區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中介機構占有絕對優勢地位。但曹妃甸工業區建設初,依托于唐海縣的農行、中行、建行、工行等國有銀行的貸款,據有關數據顯示,僅曹妃甸區域的貸款就占到唐海縣這四大銀行全部資產總額的68.38%、85.88%、84.08%、58.82%。這些已接近和超出商業銀行法定的75%存貸比例。但曹妃甸工業區投資巨大,并不是單純縣級銀行的信貸規模所能支撐的。信貸規模有限,投入力度嚴重不足,支持循環經濟的國有銀行的綠色金融服務嚴重缺位是曹妃甸信貸融資主要問題。
4、政策性金融不能滿足曹妃甸發展的融資需求
我國現有的三家政策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從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角度看,與曹妃甸工業區的循環經濟項目或者企業融資間存在明顯的不對稱性。無論是從現有政策性銀行的主要任務、放款門檻還是扶持重點都與曹妃甸工業區的循環經濟的發展不對稱。對于曹妃甸工業區的發展加大金融支持,不僅需要包括銀行、證券等金融部門的有效參與,更離不開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現有的政策性金融體系不完善,三大政策性銀行并不能滿足以曹妃甸為代表的循環經濟發展的需要。
四、曹妃甸工業區金融支持與發展的建議
作為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曹妃甸工業區蘊含著巨大的經濟潛能和金融資源,為當地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要把握這一歷史性機遇,就必須不斷完善金融環境,為曹妃甸工業區騰飛做出貢獻。
1、拓寬融資渠道,發展資本市場
盡管我國政府允許投資主體多元化,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措施,很少有政府之外的資金投資與循環經濟項目。雖然曹妃甸工業區建設是國家重點項目,但是除政府投資和銀行融資外,仍需要大量的金融資金支持和優良的金融服務,應在傳統意義的融資方式基礎上大力拓展新的融資方式和發展資本市場。首先,建立循環經濟創業板市場。從現代國家資本市場發展的經驗來看,建立循環經濟創業板市場非常必要。在曹妃甸工業區,證券公司可以專注于工業區循環經濟企業上市融資,充分利用主板市場。其次,優先核準符合發展循環經濟要求的企業和建設項目發行債券。在核準企業發債工作中,優先核準與循環經濟發展相關的企業和建設項目發行債券融資,或適當放寬這類企業發行債券的條件。由國家財政擔保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支持循環經濟發展。最后,發揮保險行業的資金融通功能。在金融體系當中,我們往往忽略掉保險的重要性。經濟越發展,保險越重要。保險業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功能。保險業要有創新意識,注重資源整合,尋求投資融資機會,服務曹妃甸工業區建設。
2、加大信貸投放,完善信貸機制
商業銀行應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制定相關信貸政策,確保循環經濟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第一,商業銀行在發放商業貸款時,確立一套專門審核環保企業貸款的貸款、投資和風險評估體系,必須將節能降耗、資源循環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標納入該體系中。第二,制定優惠的信貸政策,調整信貸結構。優先支持和保證與循環經濟相關的產業、企業和建設項目的資金需要,對重點循環經濟項目,在評估審貸、貸款到位、還款期限、貸款利率、貸款發放范圍等方面給予必要的優惠。第三,加快信貸創新,開發綠色環保信貸產品。加強信貸的創新意識,不斷開發信貸產品,拓展信貸業務。專門用于支持企業“3R”為原則推行的清潔生產節能降耗以及企業能源或資源的再利用為核心的循環經濟生產轉型的專項綠色抵押貸款。
3、強化政策性金融對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
政府建立政策性金融組織,是為了弱化金融資本的逐利性,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性或資金支持,為其提供資本成本低等市場競爭優勢。強化政策性金融對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重點在于三個方面:
一是要利用現有政策性銀行,來強化對循環經濟的資金支持,幫助相關市場機制的形成。根據曹妃甸工業區的情況,依托于港口,產品進出口,中國進出口銀行可以對環保出口企業給予資金的支持;國家開發銀行作為政策性銀行,以往參與支持了基建和環保設施建設,將來要形成有重點、有層次的金融支持。二是增開專門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綠色銀行,彌補政府投融資的不足。以曹妃甸工業區為試點,建立區域綠色銀行,專門為曹妃甸循環經濟發展服務。三是建立政策性擔保或保險公司,主要用于為環保領域的投資提供風險擔保,吸引盈利性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并從經營管理中分得利潤。
參考文獻:
[1]陳柳欽.發展循環經濟需要完善的金融支持體系[J].實事求是,2008(1).
[2]丁玲華.發展循環經濟的金融支持研究[J].科技和產業,2007(8).
[3]孫恒有.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金融政策[J].學術論壇,2006(8).
[4]王重潤,王佳宇.曹妃甸工業區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J].中國經貿,2009(8).
[5]尹鈞惠. 發展循環經濟的綠色金融支持體系的探討[J].當代經濟,2009,(9).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