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雯霞,宋玉娥
(1.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鐵道信號與工程系,武漢 430205;2.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信息工程系,北京 100042)
隨著我國高鐵、城際鐵路建設進程的加快,高職教育層次的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得以蓬勃發展。為適應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城際鐵路和武漢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于2001年創辦了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該專業自開辦以來,緊貼行業現狀,追蹤專業前沿,確定培養目標,大膽探索適應現代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控制一體化發展的課程體系,培養了一大批適應軌道交通行業一線急需的實用人才。2008年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被列為示范專業[1],并于2010年順利通過示范專業建設驗收[2]。示范專業建設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提出“崗位導向,學練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任務驅動、行動導向、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是高職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的核心課程。在企業調研的基礎上,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對“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進行深度開發,建設了一整套教學資源,為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調研,確定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見表1)。“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作為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針對學生就業崗位中的中心通信工和正線通信工職業崗位的核心能力進行培養。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方法,能夠進行系統終端設備、車站分系統和樞紐主系統維護,達到中級通信工資格認證要求,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也為其他后續專業課程、拓展知識的學習及頂崗實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表1 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工作過程不僅是指一系列工作流程和任務,同時還包括工作實施的條件、環境、情境,以及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其他相關條件等,這些都是在未來工作崗位中所要認知、熟悉和具備的[3-4]。“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開發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體,按滿足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的知識邏輯排序,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務過程為依據串聯知識點,形成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應用性知識系統,遵循業務與工作流程導向(或工作過程、工作任務導向)的內在邏輯。由此開發的課程,具備理實一體化的課程結構。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需要在教學情境中進行具體化構建和實施。學習情境是指在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的背景下,基于教學論和方法論將學習領域中的能力目標及其學習內容進行轉換,構成多個“小型”的主題學習單元[5]。學習情境的設計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具有典型的工作過程特征,要凸顯不同職業在工作中的對象、內容、手段、組織、產品和環境上的六要素特征;二是實現完整的思維過程訓練,完成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的六步法訓練[6]。根據學習情境的設計原則,結合軌道交通行業典型工作任務的職業特征,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內容見表2。

表2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內容
“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教學組織以實際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工作過程為導向,橫向上從學生領取任務,進行任務分析、方式的選擇、方案的制定,實施任務,最終完成質量評估組織教學內容;縱向上依據人的學習認知規律,先從單一的終端設備開始,再學習系統維護,最后進入各種系統故障的處理階段。以表2中的“系統終端設備維護”學習情境為例,具體闡述“電話放號與開通方法”工作過程學習內容的實施。
(1)通過學習情境描述引出學習任務。車站值班員要求在值班房開通一部值班電話,通信中心機房已接到報批手續,要求正線通信工完成電話放號與開通任務。
(2)描述相關職業能力。在與學生交流中,教師講述放號和開通流程的相關理論知識,引導學生認識到完成任務需要中心通信工和正線通信工兩個工種配合的重要性。教師需要學生重點掌握正線通信工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
(3)介紹工作情境。教師首先介紹工作情境必備的硬件條件(見表3),然后對照實物復習和講解每個設備的作用。
(4)按照完整的工作過程分組,并說明任務評價要求。教師對學生按5人為一學習小組進行分組,分為若干組;教師說明任務評價要求,圍繞領會任務內容、掌握相關任務所必須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計劃合理性、操作規范性、團隊意識等多項指標進行評定。學生總評成績中,自我評分占20%,班組評分占30%,教師評分占50%。
(5)以質疑解疑為主線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首先提供與完成任務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的12個問題,讓學生試著解決;然后分發任務書、引導文等學習資料,說明可利用的多媒體課件、視頻等學習資源,教師隨時回答學生的疑問。
(1)教師集中答疑。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帶著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后,教師通過提問抽查了解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利用多媒體課件、實物演示,消除學生的疑惑。教師提供任務機房中心通信工施工單(見表4)和正線通信工施工單(見表5),并以組為單位下發任務施工單。

表3 “電話放號與開通方法”工作情境必備的硬件條件

表4 中心通信工施工單

表5 正線通信工施工單
(2)以組為單位制定計劃。教師發放完成任務所需的計劃任務書,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對工作任務的認識,提出機房中心通信工和正線通信工的實施計劃,包括每步所需具體完成的工作任務及崗位要求。教師與學生一起確定如下實施方案:一是角色扮演。要求每一學習小組進一步分工,每位學生扮演一個具體角色。二是查找資料。要求中心通信工和正線通信工角色主動查找資料,熟悉相應角色的知識、技能和崗位規范。三是設置情境。中心通信工和正線通信工的工作場所可選擇校內數字調度通信系統維護實訓室。
(3)教師按“電話放號與開通方法”任務實施步驟(見表6)重點演示中心通信工的規范操作。首先全班集體演示用戶數據設置的操作方法,然后分組演示總配線架接線操作,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強調安全規范操作。這里正線通信工的規范操作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只答疑,示范個別操作。

表6 “電話放號與開通方法”任務實施步驟
(4)以組為單位進行訓練。以八組為例,每組5人。第一、二組進行用戶數據設置的練習,第三、四組進行總配線架接線操作的練習,第五、六組進行電纜扎成把子線,并用萬用表進行電纜把子線兩端的校對練習,第七、八組進行電纜把子線接到分線盒并接通鍵控式操作臺的練習。每組學生掌握內容后,組與組之間再進行交互練習,直至每位學生熟悉該任務中的中心通信工和正線通信工的全部操作。在整個活動中,由組長負責訓練,互教互幫,只有組長解決不了的問題才能問教師。教師起咨詢、指導與解答疑難的作用,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課件或直觀教具進行輔助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使學生將書本知識與工作過程內容聯系起來。
(5)采用角色扮演法共同完成工作任務。每組5人中,角色1完成中心通信工用戶數據設置,角色2完成中心通信工總配線架接線操作,角色3完成正線通信工電纜扎成把子線并用萬用表進行電纜把子線兩端的校對操作,角色4完成電纜把子線接到分線盒和接通鍵控式操作臺,角色5負責任務完成順序的指定和安全注意事項的監督,因此角色5又稱為總檢人員。學生以組為單位,分工合作,然后按以下順序完成任務:角色抽簽(排隊)→組長監督→每位學生按角色填寫姓名并貼于胸前。角色各就各位,由總檢人員向教師領取任務,計時開始并維持現場秩序。除總檢人員外,任何角色不能隨便走動,如果學生對自己的角色內容實在不熟,可以請求幫助,由組長幫助完成,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隨時記錄可能出現的問題。任務結束,舉手示意,教師檢查任務完成的情況。
(6)組員之間相互交流。由于每個角色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不一樣,角色之間應相互學習,確保每個角色掌握工作流程及每個工作流程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7)教師改變學習任務的要求,如用戶對分配的電話號碼不滿意,怎樣實現用戶的要求,由學生分組自主探究完成。
(1)教師評價。學生以組為單位,教師隨機分配組內角色,按照角色所涵蓋的知識點和技能對學生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進行評分。每組考核結束后都要維護設備并清理現場。
(2)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每組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中心通信工操作存在用戶數據設置中沒按施工單開通業務、擅自開通業務、弄錯用戶電話號碼與設備號之間的關系等問題。正線通信工操作存在完成任務時間快慢不統一,有的組嚴重超時;忘了拆線,卡接刀使用不規范;團隊合作意識不強等問題。
(3)教師總評。教師肯定此次完成任務中每組學生的優點,并對下次任務的完成提出建議。
課程實施后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69.52%的學生認為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開發的課程內容與將來的工作密切相關;86.99%的學生認為通過學習情境描述或案例引出學習任務,從行業生產一線中碰到的具體問題入手,職業認同得到增強;79.11%的學生認為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學習方式,使自身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得到提高;87.4%的學生認為將行業的規范管理制度和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相融合,安全性和責任性得到增強;65.85%的學生認為采用自我探究的學習方式,使自己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89.52%的學生認為通過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將個人的成績與團隊結合起來,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得到增強。“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的開發,從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入手,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選取課程內容,課程的實施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并按照工作過程實際需要設計和組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實訓基地、設施設備、師資、合作企業等。不同的高職院校在地域特點、師資質量、學校經費、教學設備、社會物質環境及精神文化環境等方面不盡相同,課程開發要依據學校自身特點盡量突出學校優勢,遵循適宜性原則,才能提高課程開發的成功率[8]。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公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2008年度立項建設院校名單的通知[EB/OL].(2009-04-13)[2012-11-01]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09041300001&cata_id=N06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公布“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計劃”2008年度立項建設院校部分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EB/OL].(2011-06-20)[2012-11-01].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0907174849311&cata_id=N003.
[3]姜大源.職業教育研究新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4-25.
[4]陳志勛.對工作過程的四維理解[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27-29.
[5]姜大源.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4.
[6]張獻奇,田云閣.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27):120-121.
[7]鐵通集團有限公司.專用通信技術維護規則[M].北京:鐵道出版社,2008:25-75.
[8]鄭曉梅.論工作過程導向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原則[J].職業技術教育,2010(2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