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小
克賴斯是一名騎行愛好者,無論上下班,還是出去旅游,他都喜歡騎上自行車,既方便又環保,還鍛煉身體,一舉多得。
天長日久的堅持,讓克賴斯的健康狀況很好,但身邊的朋友勸他,要適當地改變鍛煉方式,因為騎自行車只能鍛煉下肢力量,上半身得不到很好的鍛煉。為了鍛煉臂力,騎車之余,克賴斯不得不經常舉啞鈴。這讓他覺得很難堅持,因為舉啞鈴單調乏味,遠沒有騎自行車有趣。
周末,他和朋友相約出去旅游,路程遠,路況還不好。山坡一個接著一個,幾個小時下來,大家都累得不行,只得停下來休息。雙腿酸軟無力,可是雙手卻還力氣十足。克賴斯想,要是手也能騎自行車就好了,當雙腿累了時,雙手就可以頂上。如此一來,不但雙腿能得到休息,上半身不是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嗎?
一路上,克賴斯都在想這個問題,怎樣才能讓自行車具備手腳并用的功能呢?旅行結束后回到家,他就開始圍著自行車左看右看,并畫下草圖,一有空就拿出來研究。
他發現,自行車的構造并不復雜,只要雙腳轉動踏板,輪子就能滾動。如果多裝兩個踏板,讓雙手去“踩”,輪子不是也可以轉動嗎?
克賴斯決定用自己的自行車做試驗,他在車手柄處裝了兩個滑輪,和兩個車輪相連,轉動滑輪,輪子就動了起來。
經過反復的改裝,第一輛可以手騎的自行車終于誕生了。克賴斯激動地騎著它上路,一路上,他一會兒用雙腳踩踏板,一會兒用雙手轉滑輪,不停地變換,雙腿沒有那么累了,雙臂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因為手腳可以輪流休息,自行車一直保持著上路時的速度,不會因為雙腿無力而變慢。
有了這輛自行車,就可以把其他的健身器材束之高閣了,雙腿、雙手、腰部、背部都可以在騎行中得到鍛煉。而且,這輛獨一無二的自行車足夠拉風,總是為克賴斯帶來超高的回頭率。很多同事紛紛向克賴斯打聽,到哪里可以買到這樣的自行車,甚至連路人也好奇地追著他問。
克賴斯決定申請專利,并找到自行車廠合作,很快,第一批可以用手騎的自行車就進入了各大商場。除了多了兩個手輪,這款自行車和傳統自行車的外觀幾乎一模一樣,很容易被人們接受,而它可以手騎的功能又彌補了傳統自行車的不足,不僅比傳統自行車更省力,還能鍛煉全身,理所當然銷售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