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梅
摘 要:素質教育就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一個復雜而宏大的系統工程,教育教學活動是事實素質教育的具體
手段。
關鍵詞:素質教育 ;職業道德;創新精神
素質教育就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的內容一般可分為六個方面:身體素質教育,政治素質教育,思想素質教育,道德素質教育,專業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其中,身體素質教育是基礎,是前提;政治素質和思想素質是統帥,是方向;道德素質和專業素質是必要條件;心理素質是內部依據。而這六種素質的教育應該密切聯系,統一開展,不可偏廢。需要提及的是:(1)素質是表征人的心理發展質量水平結構的個性特點總概念,他是個系統,各種素質是構成整體素質的要素。整體素質取決于要素的水平和要素之間結構的合理性,良好的素質教育必然注重綜合效果,注重素質整體全面的、和諧的發展。(2)素質教育特別重視智慧潛能教育。它不僅強調任認識內容,而且強調認知方法,強調一般勝過強調特殊。(3)素質教育把每一個學生都看成是具有一定素質潛能的主體,它的目的是通過教育、培養、啟迪,把這種潛能充分發揮出來。(4)素質教育特別重視心理素質教育、公民教育和創新意識
教育。
素質教育是一個復雜而宏大的系統工程,教育教學活動是事實素質教育的具體手段,因此,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江澤民同志指出: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學專業知識、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學政治知識、實踐知識,以不斷豐富和提高教師的教書育人水平。”21世紀所需要的教師素質,既包括高水平的政治思想素質,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也要求教師通過不斷學習和接受培訓,充實和更新知識,成為教書育人的專家和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的復合型人才。
一、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直接組織者和引導者,由于她們成天和學生們生活在一起,一言一行必然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政治覺悟程度、職業道德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威信和教育的感召力。因此,每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老師,都必須率先垂范,品行端正,不斷加強師德修養,使自己具有較高的思想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以說,這即是對教師工作特點的高度概括,更是對教師的鞭策和希望。教師必須在道德素質、工作作風、言行舉止等方面都成為學生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堅決不做。當然,由于受傳統習慣勢力和其它因素的影響,教師的社會地位在事實上還未能提到應有的高度,現實社會上一些消極的東西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已滲透到教師隊伍中來,對教師的思想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極少數教師守不住清貧,奈不住寂寞,鋌而走險,喪失師德和人格,滑進違紀違法的深淵,我們每一個真正人民教師都應該引以為戒。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將那些能體現人類文明精粹的價值規范和職業道德納入自己追求、向往的目標中來,在能動的創造活動——塑造學生靈魂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教師扎實的專業知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保證
教師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 作為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業務素質和寬廣深厚的專業知識,在學術上、業務上有較深的造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刻苦地、頑強地學習,扎實地掌握淵博的教育知識,熟練地運用教育技能,把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有機融合在一起。同時,積極鉆研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未來學、教育經濟學和教育哲學,自覺按教育教學規律辦事,,使教育教學活動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特別是未來世界是科技競爭、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世界,要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要滿足求知若渴的跨世紀人才的需要,教師必須不斷的學習,加快知識更新的步伐,厚積而薄發。同時,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有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勤探索、勤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科學、藝術等多方面的素養,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包括思想教育能力、管理學校、班級和學生的能力、組織各項活動的能力等等。可以說,只有素質豐厚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學生。而具有多方面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未來、立足社會、大有作為,這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所在。
三、教師的創新精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新世界,也是一個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新世紀。面對21世紀的國際競爭,作為教育別無選擇,必須把培養高素質人才,尤其是把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其他綜合素質的人才擺在首位,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這是因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強調人的健康發展,核心內容是培養人的主體精神。教師如果思想陳舊保守,就不能及時發現、挖掘和培養學生創新潛質,甚至扼殺學生的創造才能。因此教師必須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創新素養,創造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和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發揮的寬松環境。特別是當前,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因特網的迅速普及,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教育方式和思維方式,培養掌握高新技術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人們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的機會和條件已勢在必行。教師只有率先掌握現代化技術和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保證素質教育有效而健康地運行,而教師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正是順利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