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平 劉曉春 胡藝文
摘 要:近年來,我院一體化教學發展迅速。本文簡單闡述了一體化教學的特點以及要實現一體化教學的條件,希望能對我院一體化教學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特點;要求
一、一體化教學的定義
所謂“一體化教學”是指教師將某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融為一體,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結合的方式,來完成某個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體現高技能人才培訓的特點,從而逐步實現了以實訓室、實習車間為中心,以掌握技能操作為中心等轉變。這種教學模式能較好地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不相關問題,減少課程之間知識的重復,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
二、一體化教學的特點
1. 打破了原有的教材知識體系
圍繞實際工程項目來組織教學,打破現行教材和教學模式的條條框框。以完成實際工程項目來展開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注重了知識的應用性,也體現了高職教學理論夠用為度,突出實踐技能培養的內涵。
2. 課堂延伸
可以講課堂延伸到校外,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利用真實的職業環境和親身經歷來綜合培養學生能力與素質。
3. 在校培養與企業需求零距離對接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按照企業的實際生產任務為教學案例,以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為教學內容,以企業的工藝標準為考核標準,實現了在校培養與企業需求零距離對接。
三、一體化教學的要求
1.課程開發主體的多元性
一體化教學要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其課程開發的主體應以教師開發為主轉變為以行業企業一線技術骨干、課程專家、課程管理者、授課教師等組成的專家組來共同進行。
2.學習內容的統整性
每一個學習者都是基于其知識和經驗的背景而整體地建構其認知結構的。學生心理發展的整體性必然要求課程的教學內容具有統整性。一體化教學就是基于整體論的視域,依據學生的認知心理和現實職業世界的工作崗位,以養成學生職業素質為本,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線,構建的既包含學術也包含非學術領域的知識、技能在內的課程。
3.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體化教學,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并以此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與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知識與技能的主動構建者,而不是被動接受的容器;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而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教師所提供的學習任務不再是教師的傳授內容,而是學生主動構建的對象。總之,一體化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主動探究與實踐為主線的師生互動過程。
4.教學組織的開放性
一體化教學需在課堂教學中同時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一,更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機智,淡化教學程序意識,簡化教學組織規則,實現教學組織的開放性,確保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課堂講授與現場演練相結合等,最大程度完成一體化教學的教學目標。
5.教學模式的實踐性
實施一體化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與鞏固專業知識、培養與提高技能、養成綜合職業素養。落實教學模式的實踐性,關鍵要選好學習性、實踐性的學習任務或項目等作為實踐性教學模式的載體。因此,一體化教學實施中所選擇的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如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都要以相應的工作任務或項目為載體來組織教學,實現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做學結合。
6.教學評價的多樣性
一體化教學由于具有綜合性的特征,其評價的內容除了要考核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外,還應包含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的考核;評價的主體除了學校,還應包含企業行業方面的代表;考核形式除了筆試外,還可探索諸如課程設計等在內的其他形式,形成過程性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體系。
7.教師隊伍的一體化
一體化教師的特點即教師是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的結合體,即既能講授專業理論,又能動手實踐操作;教師既是教師,又是指導學生實踐操作的師傅,一體化教學的建設與實踐離不開一體化教師。一體化教師在高職院校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其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學生培養質量的好壞。因此,對現有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就顯得尤為必要。
8.教學場所的一致性
一體化教學的實施需要一體化教學場所,即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習實訓教學的“一體化”場所。這種場所,必須把傳統教室和實訓教室合為一體,教學區與設備區同處一室,教室就是實訓室,實訓室就是教室。目前,我院興建了一批一體化教學場所,為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基礎。另外,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工程中要逐步打破單純的課堂化教學環境,營造盡可能與工作實境接近的教學環境,實現學校環境與工作環境、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使學生在具有真實企業情境的校內實訓室提前感受企業的文化氛圍與工作要求。
9.教學資源的整合性
一體化教學的教學資源具有高度整合性,具體表現在教學大綱是合一的,是融理論與實踐教學為一體的教學大綱;教案是一體的,既有理論教學方面的設計,又有實踐教學的具體安排;教材是合一的,即理論與實訓教材是融為一體的;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資源是整合的,是同一門課程下的學習資源,而不是分屬于不同的課程 (即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 之下。
10.管理制度的協調性
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制度來支撐。在制定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案的同時,務必從分析影響一體化教學的主客觀因素出發,系統規劃與改革其他管理制度,一體化教學才會有發展的張力與生命力,才能取得實際性的建設成效。
四、結束語
21世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培養面向一線應用型技能人才為己任的職業教育必須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才能適應科技進步、社會發展。一體化教學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敏,張甲杰.職業教育一體化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課外閱讀,2012.5.
[2]陳學玲,靳玉喜.高職“教、學、做”一體化課程建設研究與設計[J].華章,2012年第15期
[3]左文濤,彭宇玲,黃海龍,簡碧園.一體化教學在高職高專中的探索與實現[J].科技教育,2011
[4]歐陽麗.一體化課程:特征與要求[J].當代教育論壇,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