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甜甜 李鈺
摘 要:高職英語報刊選讀課程對于提高學生英語素養和人文素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臨學生基礎薄弱、學分壓縮、教學效率低等問題,報刊選讀教學應該在尊重語言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形成合理的教學方案,切實優化教學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高職,英語報刊選讀,課程定位,教學設計
一、報刊選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學生語言基礎薄弱、學分壓縮、教學效率低,課程閱讀要求高等因素的存在,該課程成為了高職英語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難點。
1.教材層面
報刊閱讀類教材易受“老化”的現象困擾,缺乏即時性和時代感。部分任課教師為了保證教學內容的即時性而自主選擇新的材料和文章,這種方式很容易出現因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而導致選材不規范、不系統的現象。
2.學生層面
高職生源較為復雜,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主觀能動性方面與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學生認為他們的學習主要是針對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報刊閱讀之類的課程不重要甚至不需要。同時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高職學生對于《報刊選讀》這類難度大、短期又很難出效果的課程缺乏信心和興趣。在學習方法上,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現象極為普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探索性。
3.教師層面
《報刊選讀》課程的任課教師在教學環節和課堂組織上沿用傳統教學模式的還是為數不少。這種相對呆板的教學模式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單純的講授也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此外,部分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對閱讀材料的處理上,從而忽視了背景知識的呈現和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長此以往造成教、學雙方積極性的減退和教學質量的下降。
二、報刊選讀課程定位
2000年,教育部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高職教育應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將語言基礎能力與實際涉外交際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滿足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對高職高專人才的要求。“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并不是一門英語閱讀技能的單項訓練課程。它不僅強調語言概念,也強調人文概念;不僅強調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也強調提高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綜合英語素養。
1. 確定教學目標
《英語報刊選讀》作為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一方面要求學生繼續打好語言基本功,熟悉報刊英語常用相關詞匯和國際商務專業術語,擴大詞匯量,并掌握報刊英語文章的結構與語言特點,從而提高報刊英語閱讀技能和翻譯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學生進一步擴大知識面,從不同的側面了解國際商務知識,跟蹤經貿商務領域的最新動態,啟迪思想,開闊視野,提高用英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整合教學內容
從以往的只限于書本內容或以書本內容為主逐漸過渡到以報刊網站新聞為主:堅持豐富、改進教學內容;以專題為線動態整合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持續改進教學內容。
3. 改革教學方法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開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加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課內外交互教學;推行小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式學習能力,拓寬學習范圍,培養探究式學習能力。
三、報刊選讀課程的教學設計
筆者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報刊選讀課程的教學設計:
1. 注重能力培養,細化教學目標
課程教學目標從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轉向實際能力的培養。重新制定課程教學標準,將教學目標細化為:語言目標,知識目標和個人素質目標。語言目標: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與某一領域相關的專業詞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溝通能力;知識目標: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與某一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個人素質目標: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增強關注時事的意識。
2. 豐富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
因為課程本身的特點,其教學內容本身就是動態的。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國家經濟、貿易政策和貿易關系、公司戰略、電子商務、科技、環境、能源、工業、金融投資、社會文化等模塊(話題)。模塊按學期的長短、課時的多少進行機動調整。充分利用精品課網站、英語報刊網站、英語學習網站等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 確定教學策略,調整教學計劃
為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重點實施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1)加強語言基礎知識學習
在詞匯方面,教師應向學生系統介紹詞匯學習策略,引導學生在詞匯學習中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對于報刊中的長句、難句,鼓勵學生提問,有需要時適當幫助學生梳理語法框架,日常教學中加強相關練習,提高學生對長難句子的分析能力。
(2)加強背景知識輸入
在背景知識學習方面,鼓勵學生通過電視、紙質報刊或網絡等媒體多了解經濟、政治、文化尤其是經濟領域的知識,指導學生加強對“英語語言”以外知識的學習。通過講座、社團活動、比賽等形式,加強英美文化的滲透。
(3)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師有組織地指導學生閱讀并不能代替學生課堂外的自主閱讀。只有通過學生課外大量的自主閱讀實踐,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想學生自發進行課外自主閱讀,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其學習興趣。課后通過開展讀報活動和舉辦讀報競賽,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檢驗學生學習效果。
4. 觀察教學效果,完善教學設計評價
在教學設計評價時,通過期中座談會、學生評教、問卷調查等手段獲取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觀察教學效果是否達到了教學的預期目標,是否成功地幫助學生實現了既定的語言目標,知識目標和個人素質目標;根據反饋的信息,對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進行審查,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是否真正有利于實現教學的預期目標。
四、小結
盡管報刊選讀課程教學因為其自身的一些特點,而教師教學帶來了一些障礙和困難。但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就一定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優化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高玲. 論教學設計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電化教育. 2012(7).
[2]丁琳琳. 英美報刊選讀的課程定位與教學實踐 [J].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1(11).
[3]朱惠華. 商務英語閱讀課程定位與教學材料的選擇[J]. 文教資料.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