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娟
摘 要:課程改革路上將遇到艱難險阻,但新課程對學生的終生發展都將有益。只有對學生有用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關鍵詞:新課改;分組;分樂;分擔;分類;分讀;分析;成功教育
一、分組
將一個班劃分為幾個組,每個組選一個小組長,每個組自取組名,各組之間進行比賽競爭,以充分調動學生爭強好勝的天性。這樣做的好處是組內學生可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分組可減輕大班額學生帶來的壓力。建設好小組文化,分層分組管理,就好比是和諧號的動力火車組,每節車廂都有分動力機,每個小組就是一節車廂,這樣“火車”才跑得快,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構架高效課堂。
二、分樂
一個人行動的動力是追求快樂幸福和逃離痛苦。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就要改變傳統課堂的灌輸式模式,讓學生感到快樂。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心理學的研究過程,我們要讓學生有成就感,對學習有興趣,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賞識。
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老師上課輕松快樂,心情也好,因學生快速成長帶來的教師的成就感也會油然而生。而且,工作成效也會大幅提升,名校榮譽感、歸屬感提升,收入及待遇不斷提升與改善,實現了教學成果的突破。
隨著教師、學生、家長滿意度的提升,新課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社會認可度,實現了素質教育的突破,贏得了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與支持,成就了老師及學校的教育夢想,實現了自我價值。高效課堂模式給老師帶來了沖擊感,課堂不能再走傳統模式了。新課堂的老師是幸福的,孩子們是幸運的。
三、分擔
新課改要求的模式是自主、主動、靈活、創新、負責。我們要跳出舊式教育的牢籠,不能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讓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也不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喪失殆盡。新課改要求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學生的痛苦,要關注人,以人為本。
老師講得少,可點燃學生求知的熱情,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注重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提升學生的能力。所以老師的思路決定著學生的出路,老師的方法決定著教學的結果!
四、分類
新的教育觀要求我們教師培養新的價值觀與態度,新的課堂策略是培養知識技能。我們既要教文化知識還需注意一定的方法。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要求老師解放思想,讓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多經歷,變廣闊的社會為實踐的課堂,從中多
感悟。
深刻的教育來自于深刻的體驗。教育的價值是教人智慧,使人高尚。教育就是成長,教育就是解放。教育是對人的成全,培養完整的人。教育是農業,應培養出豐富的果實;教育不是工業,不能千篇一律。
教育是引領、成全、解放學生,讓學生全方位地動眼、動手、動口、動腳,給學生時間、空間,教育學生自己去學,做到導、學、做三位一體。教學即引領,教為學服務。課堂上要多讓學生提問、質疑。學生的創新能力來源于課堂上問題意識和提問精神的培養。教育是培養完整的人,主要考查學生的人品、學生的道德。
五、分讀
課改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閱讀要變為課程,上足閱讀課。任何一個成功人士都是博覽群書的人,也就是說成功者等于閱讀者。因此,我們要大力提倡讀書工程,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教育要保持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孩子健康自由地成長!新課堂要求較多的動手操作和討論交流,讓老師的講課變成學生的主動學習。
六、分析
構建高效課堂,教師的講解應不超過10分鐘,要杜絕滿堂
灌。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有些老師用課件、用網絡灌輸,讓學生自己學,討論鞏固,認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體現“我的課堂我做主”的理念,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教師要把備教材變成備學生,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一次顛覆性的革命,愿每一位教師都成為這場革命的勝利者!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