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紅
摘 要: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把一些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于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身心潛能。
關鍵詞:有趣;教學實踐;潛能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所謂課上的有趣,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把一些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于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身心潛能。
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我深深感受到:歡快活潑的課堂氣氛是取得優良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學生情感高漲和歡欣鼓舞之時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之時。下面我結合教學實例談談初中數學課堂中趣味數學創設的幾種途徑:
一、讓學生從感受情趣中學習趣味的數學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減法》時,在一次區級公開課中,我看到一位教師出示了一組不同禮物的包裹,頓時吸引了全班同學的注意,接著,他讓學生自己選一個喜歡的禮物,再點擊打開,然后算一算。這種有趣的引入方式,豐富多彩的圖片,激發了全班同學的好奇心,讓大家體驗到了學習知識的快樂,同時也掌握了技能。
在教學負數時,我講了一個故事:有只兔子掉進了30公尺深的干井里,它并不習慣待在這種地方,因此決定奮力往上爬,它發現自己每天每向上爬3公尺,同時又要下滑2公尺,請你幫忙算一算,它要幾天才能爬出干井?通過故事引入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始學習概念,學習積極性必然高。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克服記憶概念的困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著名的楊振寧教授也指出“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摻入趣味的精神,那么數學教育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好的趣味問題需要思考、探索、研究,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潛能,而且讓學生學得輕松,覺得數學“真有意思”,自始至終參與探索過程,這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和探索。
二、讓學生從感受生活中掌握現實的數學
在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我提前準備了一只凳腿壞掉的凳子,讓學生講一講如果你是木工師傅,你會如何修理?有的同學指出順著凳腿釘,但這樣釘后,仍不牢固,需要在凳腿之間再加釘橫木才能使凳子不搖晃。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有同學提出,用一根木條讓它跟凳腳或坐板相交并構成一個三角形,在接頭的地方,釘上三枚鐵釘,讓它們分布成三角形,這樣修理后,凳子就會相對牢固些。
為什么不順著凳腳釘呢?為什么用三枚釘子就足夠了呢?接下來讓學生在問題中進行自主探索,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概括總結。
數學來源于生活,離開了現實生活的數學是毫無意義的,在學生的生活中,充滿了這方面的內容,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來學習數學,讓數學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味為生動,變恐懼為親切。讓數學內容貼近生活而變得親近有趣,讓學生因內容熟悉而學得更為積極主動。
三、讓學生在娛樂游戲中學習趣味的數學
“喚醒學生最好的辦法是向他們提供有吸引力的數學游戲、智力題、魔術、笑話、悖論、打油詩或那些呆板的教師認為無意義而避開的其他東西”。數學游戲能為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境,能讓學生在游戲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變單調乏味的被動學習為生動活潑的主動學習,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例如在引出“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時,我取出了若干張非中心對稱的撲克牌和一張中心對稱的牌,然后請一位同學上臺任意抽出一張撲克牌,把這張牌旋轉180度后再插入,再請這位同學洗幾下,展開撲克牌,馬上確定這位同學抽出的撲克牌。重復上面的活動2次后,提出問題,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老師手中的撲克牌有什么特點嗎?你知道為什么要旋轉180度嗎?通過撲克牌魔術演示讓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開始學習概念,學習積極性必然高。采用游戲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積極、有意培養他們注意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發展他們的有意注意,以至于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
蘇霍姆林斯基關于游戲是這樣說的:“世界通過游戲展現在孩子面前,人的創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戲中表現出來,沒有游戲也就沒有充分的智力發展”。智力游戲以發展學生的智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為目的。如“用多種正多邊形鋪地板”讓學生課前先剪幾個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正十邊形、正十二邊形;從這幾個中任取兩種進行組合是否能鋪滿地面呢?已歸納的幾種組合外,還有哪些不同的組合方法?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的想象力,設計一個多姿多彩的地板圖案。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成為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把趣味數學引入課堂,能引導學生感受,能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趣味數學引入課堂,能引導學生體驗,能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把趣味數學引入課堂,能引導學生探索,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學生對于教師采用此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還是可以接受的,大部分學生在投入探索、討論時的積極性表現得較高,課堂教學氣氛相對活躍,要取得更大的收獲,還要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做嘗試。
參考文獻:
[1]李秀玲.“趣味數學”對創新意識的培養[J].內蒙古出版社,2003(3).
[2]馬海棟.“趣味數學”選修課教學的探索[J].職業技術,2007(24).
[3]洪生剛.淺談趣味課堂的趣味化和生活化[J].河南教育,2011(3).
[4]趙德娟.淺談趣味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教研版,2011(9).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中華中學上新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