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合皮再木
班主任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習態度教育和學習方法教育的主要力量,也是同學接觸最多的教師。好的班主任應該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知心人。在學校中,配備班主任一般都會選擇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能力較強的教師來承擔。一個好的班主任應當能夠帶好一個班,教育好一班人,并培養一個團結、健康、熱情、向上的班集體。好的班主任應當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使自己工作富有成效。
班主任要教育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尤其是熟悉學生特點,這樣工作起來才會有針對性。教育效果才會更顯著,對差生和“調皮生”要多加關心,施以“母愛”。
一、要愛崗敬業,對每個學生都要充滿信心
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得增強自身的師德師風意識,隨時做學生的楷模,用愛心去融化他們那顆冰冷的心,主動與他們交朋友,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尊嚴,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對班上的每一個學生要平等對待,避免對他們的訓責和處罰。例如,我班有個學生,在每個老師心目中,她都是一個極為調皮的學生,成績又差,平時又不愛講衛生,經常與老師唱對臺戲,作業不按時完成,在學習上經常欠作業賬,沒有哪個老師不感到頭疼。我自從到此班后,經常主動找她談心,交朋友。課堂上盡量鼓勵她,用一些具體事例啟發她,漸漸地,把她從怕回答問題轉為課堂上主動舉手,甚至爭著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有時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還主動到老師辦公室來找老師講解,并主動承擔班上的衛生工作。由此可見,對于差生教師只要善于用一顆溫暖而赤誠的心去融化他們,就能夠消除師生之間的對立,縮短師生之間的差距,建立融洽的師生之情,從而發揮后進生的特長為班級服務,使他們找回自尊心,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
二、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
愛學生是班主任開展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衡量教師職業的水準和標尺,是教師神圣職責的要求。愛是一種動力,只有愛學生,班主任才可以信任,尊重學生。只有愛學生,才可以正確對待學生,才可以像母親那樣給學生以呵護和支持。愛能創造奇跡,只有全身投入,才可以給全體學生創造一種每天都有發展的環境。愛是班主任實施批評手段的前提,也是學生接受批評的基石。再次應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把他們當成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對待,給予公正的評價,發揮學生好勝、好強的特點,激勵他們進步,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動力,讓他們精神上得到極大的滿足,給他們的成長營造一個健康的心里環境。班主任如果能以真誠的愛生之心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門,學生才容易產生心理認同,工作效果自然就會事半功倍。
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克服消極心理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動機薄弱,獨立性差,不善于用理智支配行動,易于盲目地接受同伴或環境的影響,情緒波動大,成績不理想,又害怕老師的批評和職責,從而導致厭學。學生的這種心理嚴重地阻礙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教師教學水平的發揮,同時也不利于班級的管理。要消除學生這種消極的心理要素,首先,班主任要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融洽的關系。平時要與學生多接觸,多談心,多引導,從而使學生感到溫暖、親切。其次,課余時間經常到教室、宿舍走走,跟學生拉家常,從而消除學生害怕班主任的心理。
四、言傳身教
班主任要帶好一個班級,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說話算數,對學生承諾過的事情一定要辦到,這樣才能樹立班主任的威信。學校要求班主任“四到位”,即“早操,課間操,早讀,午休”班主任一定到位。學生見到班主任站在教室外面,學生就能自覺地進教室,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五、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個學生的意志堅強與薄弱,取決于學生環境和家庭的好壞。現在多數的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們對子女很遷就,百依百順,學生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因此,必須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例如: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又獲得了實踐知識。還可鼓勵他們在家里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事。比如,爸爸媽媽走了怎么辦?自己學會做飯菜,學會洗衣服等等,不斷增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班主任嚴格要求學生發揚自己的優點,克服缺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和特長,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活動,充實學生生活。
六、要持公正無私的態度
班級中有班干部,有的則是一般同學,有的是優秀學生,有的是后進生,但無論是誰,當發生偶發事件時班主任要一視同仁,才能在學生中樹立教師的威信。此外,班主任在偶發事件的處理上,既要公正,又要恰如其分,掌握適當的尺度。
總之,作為班主任只有用愛心去感化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去說服學生,才能把自己的班級培養成班風和學風良好的班級,這是學生向師性的模仿性心理特征決定的,只有抓住這個特點,班主任才能管理好班級。因此,我們更應該研究班主任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從而找出更新、更科學的方法,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