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沖
【摘要】農耕時期的很多民間藝術門類正在逐步消亡,看似和當今社會格格不入,這些代表著文化信仰的藝術除了具有傳承文化的意義之外,對于當代的平面設計語言有著補充和擴張的作用。以輝縣剪紙為例,從剪紙的構圖特征和造型特征兩方面分析與平面設計的融合問題。
【關鍵詞】輝縣剪紙;平面設計;造型;構圖
中國民間剪紙作為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民間藝術類型,與民間美術一脈相承,而它獨特的視覺語言更是受到我國的歷史文化、民間習俗、生產生活、宗教精神等等的影響,形成了總類豐富化、形態多樣化的存在狀態,而剪紙的造型特征、構圖特征等都能夠充分的豐富平面設計語言。
輝縣剪紙就具有顯著的中原剪紙風格,據考證輝縣剪紙產生于明末清初,從地理位置上看輝縣與山西省相鄰,人口流動頻繁,風俗相似,在剪紙風格上形成了粗獷簡練的,拙中藏巧,充滿濃厚鄉土氣息的風格特征。內容上可以分為三大類:1、以生產生活活動為題材的,展現人民的勞動場景,如《父愛》(新二十四孝)、《農家樂》、《玉米地》、《母與子》等;2、具有寓意的動物題材,如《連年有余》、《鯉魚跳龍門》等;3、流傳久遠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如《嫦娥奔月》、《八仙過海》、《老鼠嫁女》、《彌勒佛》等等。這些包含人民祈福驅邪、勸勉警戒的吉祥如意的內容都是人民所喜愛的。
目前輝縣剪紙以薄壁鎮譚頭村的剪紙藝術家李愛榮最為著名,她出生于山西省陵川馬圪當村,自幼生活條件比較貧因,周圍人們每逢節日用剪紙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受其奶奶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她很小就開始學習剪紙技巧,所表現的內容題材都是來源于生活勞動中的。她的作品造型生動逼真,刀功流暢,屢獲金獎,受到了國內專家和媒體的高度評價,在2008年6月李愛榮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之中。本文中所使用的圖片就是以李愛榮的作品為進行舉例分析。
輝縣剪紙展現的是一種文化與藝術聯系的藝術觀,人們通過剪紙表達情感,剪紙中又體現了文化。這種文化與藝術的聯系,表達內涵意義的方式就是平面設計中的靈魂。在本文,通過造型特征以及構圖特征的探討來淺析輝縣剪紙與平面設計語言的融合問題。
一、造型特征方面
輝縣剪紙的造型特征是具有象征性以及比喻性。首先象征性就是通過高度的抽象和豐富的想象力,把現實的物體濃縮成符號化的,這種方法在剪紙藝術上經常使用,甚至是我國的民間藝術中約定俗成的、總所周知的概念形象。他是通過抽象的形象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以及祈福驅邪的心愿情感表現出來,所以是具有文化意義價值的。將這種表現方式運用到平面設計當中,將具有文化意義的象征性符號帶入,從而是平面設計語言具有文化意義內涵,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以及需求。例如用白菜象征百財,猴子騎在馬上象征“馬上封侯”等等這些類似約定俗成的象征性符號。
再次就是比喻性的造型特征,是通過有內在聯系的物體,以此說比。這樣可以把表現內容延伸,有無限的聯想,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這種比喻性的設計語言方式運用到平面設計中,就是通過對生活中的物品加以主觀的再創造,在作品中有目的性的傳達信息,能使人有思維聯想,通過內在的聯系產生效果,那么設計就達到了目的。例如在《新二十四孝》(父愛)中,女兒出嫁的場景。畫面中左邊一座簡單的房屋,門口占有一個男子是女兒的家人,前方停有一輛貼有大紅喜字,纏著大牡丹的汽車,右邊有一兒童一手舉著鞭炮一手捂住耳朵,房頂上飛翔著兩支寓意吉祥的喜鵲,其中一只口銜花朵。整個畫面的喜慶氣氛表現的淋漓盡致,做到了畫面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這就是將喜鵲、喜字、鞭炮這種人們思維中經常和婚禮一起出現的事物表現出來,觀看到這些物品就能夠想象出是表現的什么事情,這就是利用人們的一個慣性思維產生的聯想。
二、構圖特征
輝縣剪紙的構圖特征上具有濃厚的隨意性以及完整性。隨意性特征就是剪紙藝人通過常年的經驗積累,在創作中隨心隨手的發揮創意,突破了紙張的局限性,即興發揮,將現實的物歸納簡化,剪出的形象有時怪誕不經但又可愛至極,雖然天馬行空但又符合常理。這種隨意性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就是平面設計創意中必須具備的特征,偶然性出現的效果有時往往是刻意為之所達不到的形象生動又充滿情趣。例如十二生肖題材的剪紙中生肖屬相的剪裁,蝴蝶的制作等都是沒有事前的勾畫,直接進行制作的,在制作中出現的隨意性就是美的效果。
輝縣剪紙構圖的完整性特征是在平面的二維空間中采用散點透視方法,把事物的所有美的方面都展現在觀看者的眼前,包括能夠看到和看不到的,在畫面構圖中展現出飽滿和諧的效果。這種追求完整性的心理和我們文化中希望事事圓滿的心理相符合。在散點的混合構圖中,非常有創造力的展現內容,把不同季節的花草放在同一個畫面中,在一棵樹上結出蘋果、梨子、橘子等等,不拘泥于現實鎮南關的形象,不受空間的限制,展示美滿的祝福。通過“滿”和“全”來滿足心理情感。這是千百年以來中國人的心理情趣,在平面內豐富造型和構圖既能符合文化思維又能開拓設計的想象力。如圖表現的是女兒少時跟著父親一起磨豆子的場面,畫面被磨盤、驢子、女兒、父親、水桶、編框和公雞添沖的滿滿當當,情節展現的非常的完整、活潑,就是對于少時的記憶的重現。構圖打破常規,模糊視點,極具故事性。這種發散性的思維和構圖方式就是對于我們在平面設計當中常規陛的一種打破。
現今的民間藝術門類中有很多都正在逐步消亡,這些在農耕時期帶有我們千百年文化寄托的藝術看起來和我們現在的快節奏生活格格不入,但它們正式時間的產物、文化的濃縮下來的結晶。通過輝縣剪紙著眼,通過它的藝術特征,找到與它的平面語言,讓我們的傳統藝術在這些時代的產物中重新生長發芽。這是我們獨有的文化傳統,它展現的題材、表現的構圖、造型等藝術特征和蘊含的文化都是與我們根深的審美精神、審美情趣相同的,同時對我們來說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語言。通過探索民族化的平面設計語言,既能設計出具有中國標識性的作品,又能提高傳統文化的傳播,是一種雙贏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