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金菊
摘 要:情境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目的。從情境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使用現狀入手,闡述了其重要性并提出了情境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中學英語教學;應用;意義
初中英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而中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普遍感到最缺乏的就是良好的語言環境的營造。情境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將語言轉化為實踐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一、聽說為先,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
英語作為一種實用性的語言,在日常交際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英語課堂中讓學生以聽說為先,能夠有效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教師在課堂中有目的地引入一些簡短且實用的名言或諺語,可以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經常性的“耳濡”,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同時也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聽力。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3~5分鐘的口語表達。準備材料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通過學生在講臺上的表演,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口語,也能培養其他學生的聽力。
以聽說為先,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是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能夠充分發揮出英語在生活中實際的溝通和交流的作用。
二、借助圖片,創設思想情境
圖片是展示形象的、最直觀的手段,是對英語課文內容的形象化。在中學英語課文中有許多圖片可供學生再現課文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圖片的細致觀察,充分發揮其想象和聯想,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出他們的思想。但是在設置思想情境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盡量使不同層次的能力都能夠參與進來。設置適合的思想情境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模擬表演
中學生的有著強烈的表演欲,通過設置情境,進行模擬表演,能夠極大地豐富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根據課文內容,設置不同的人物和場景讓學生進行表演。背熟“臺詞”是進行表演的基礎,同時也是教師的課程要求,并且在此過程中還強化了學生的記憶。除了課文中的情景,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生活設置多樣化的情境。例如,問路與指路,打電話相約去公園,超市購物等。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多聽英語歌曲,在講臺上表演等形式的情境設置,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吳曉暉.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情境設計與評價[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
(作者單位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寶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