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立群
摘 要: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結合工作體會及理論研究,闡述高校黨支部建設各個階段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措施。
關鍵詞:高校;基層黨組織;階段性
大學作為黨支部建立的重要時期,是為中國共產黨儲備力量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學生面臨的視野是復雜的,思想認識更加高層化。在這樣一個時期,怎么能夠發揮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際力量,更好地為中國共產黨組織提供更好的新鮮血液,結合我近三年的工作經驗,在這里分四個方面進行簡單地剖析。
一、提高自我認識,深刻了解大學生黨支部的特性
1.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全面認識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建立,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需要,是永葆執政黨地位的需要。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全黨的大事。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黨員則可能成為各條戰線上的人才。而高校培養出的人才,直接關系到高層干部隊伍成員的整體情況水平,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學生黨員的教育和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理論、指示始于黨中央和各級黨委,最后落實、傳授給每個學生并不斷提高學生黨員素質的任務,就要靠大學生黨支部來完成。因此,大學生黨支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黨支部教育的可操作性值得我們思考
高校黨支部大都是按照專業班級劃分,輔導員作為每個黨支部的支部書記。然而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多,如何在出色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協調黨支部層次性,讓每一個學生對自己的入黨歷程有個整體性的思路,這些問題也同樣值得我們深思。
3.黨支部的理論學習高效性應引起重視
高校黨支部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理論學習高效性更加突出。大學時段是理論學習的最佳時段,這個時段,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包括黨的有關理論學習在內的知識擴充。因而,這個階段讓學生學習黨的有關理論知識會大大提高其學習效率。
二、高校黨支部建設的資料健全和層次化完善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國的穩定,四個現代化的實現,要有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要有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性強的人來接班才能保證。”好的接班人的培養和高效的黨支部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黨支部工作若想達到高效,可以從其資料和組織層級等方面考慮提高。
1.高效的黨支部建設離不開完善的資料配備
黨支部的建設工作離不開大量的資料,資料不僅是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核心,也是記錄黨員發展和進步的最有效工具。黨員的成長是值得銘記的,他們的每一步都代表著整個黨支部工作的成長和發展。
2.黨支部建設的層級性可以大大完善黨組織的建設
近年來,各高校的學生數量急劇增加,更多的大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隨著積極分子的不斷增加,學生黨支部日常管理的工作量與日俱增,這無疑會使組織發展、開展活動等流于形式,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針對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增加黨組織建設的層級性,發揮“傳幫帶”優勢,老黨員帶動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分子帶動普通同學,完善黨支部建設。
3.黨支部管理分工責任明確
伴隨著大學生黨員隊伍的不斷壯大,雖然學生輔導員和學生黨支部干部也在相應增加,但相比之下差距還是較大,這就必然影響到學生黨支部工作的準確性。如果可以將工作深入責任化,將職責分配到學生個人,例如可采取“一幫一”的“結對子”模式,使得各入黨積極分子可以在平日中隨時得到老黨員、優秀黨員的指導和幫助,從而把黨的思想理論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中。
4.統一黨支部全體學生黨員的奮斗目標
學生黨支部的建設發展,把“供應鏈”思想滲透到學生的黨支部建設當中,讓自身所帶領的黨支部各個成員明確黨支部整體的概念,讓他們知道,黨支部所取得的優秀成績是通過每一個黨員、積極分子的努力得來的,從而使他們各方面的素質得以提高,不斷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創新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舉措
解決上述諸多問題的關鍵之所在就是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創新。結合我自身工作實際情況,在實踐中開拓創新,針對學生黨支部建設、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采取了一些措施:
1.充分挖掘學生黨支部潛力
結合專業、班級、黨員人數,本著“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將學生黨支部劃分為多個小組。支部活動盡量讓積極分子、普通同學都能參與進來,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增強每一位學生的責任心。
2.以身作則,增強黨員自我管理能力
為更充分地調動廣大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使高校學生黨支部真正成為富有影響力和凝聚力的堅強戰斗堡壘,支部書記可以讓老黨員來協助自己完成部分工作,讓學生黨員既成為支部工作的對象,又成為支部開展工作的骨干力量,使學生黨員既積極主動地參與培養發展新黨員的工作,又鍛煉了社會工作能力,使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成長、進步。
3.努力創新學生黨組織的機構設置,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
基層黨組織的設置不能搞一刀切,應從有利于學生成才、有利于加強黨員教育和管理的原則出發,靈活地調整和創新基層黨組織的機構設置。除了以班級、年級為單元建立黨支部外,還可以把支部建立在各學生組織、宿舍等,以增加黨組織的覆蓋面,增強黨組織的影響力。
組織發展和組織生活的規范化離不開組織建設的制度化,只有使之形成制度,才能確保組織生活富有成效、組織發展規范到位:
(1)對學生黨員干部實行“掛牌亮相制度”,在組織發展過程中,嚴格按照《黨員發展程序》,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并接受全院師生的監督。
(2)制定黨支部考核評估體系。明確學生黨支部的工作目的和工作職責,
(3)獎懲分明。每學年召開民主生活會,評選出優秀學生黨員進行表彰。對于需進一步提高的黨員,支部書記要及時對其批評再教育,限期改正。通過樹立典型,推動學生黨支部的整體建設。
(4)建立“黨員責任聯系網”,形成黨員發展、黨組織建設的長效機制。
4.創新教育形式,開創學生黨支部活動的新平臺
學生黨支部應采取適合本支部特點的活動形式和方法,開展有意義、有特色的黨日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等,提高教育效果。尤其在網絡技術普及的今天,利用網絡優勢,通過網絡宣傳黨的基礎知識,進行黨員的基礎知識、主流意識教育。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加強思想交流,通過網上熱點話題討論,幫助學生黨員提高理論水平,增強其對非主流意識的免疫力。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但是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思路,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就會在不斷的探索中準確把握學生黨支部自身建設的規律,將已有的工作不斷推向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李德梅.論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2.
[2]吳文倩,吳永鵬.創新黨支部制度化建設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發展[M].天津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8.
(作者單位 遼寧大連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